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山西省太原市坞城中路的违章停车处理中,交警任建刚三年来开具万余张“温情罚单”,单据上不写处罚金额,而是特殊的四个字“下不为例”,很温馨,很人性化。违章停车的司机无不感觉到意外,印像尤其深刻。这种摒弃了粗蛮罚款的执法,彰显着执法文明,受到许多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从这里,能够看到大家对妥善调处情、理、法,加快管理文明化进程的关注与期盼。对企业来说,抓好制度规范执行和温情,也必然是职工所期待的。在企业和班组管理中,基层职工直接面对着罚而不奖、重罚轻管、以罚代管或只罚不管等诸多管理上的粗蛮现象,期待企业不断规范制度执行,善用“温情”,文明治企。对于企业来说,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需要立足不于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在规范执行制度的同时,考虑和兼顾职工的接受能力、情绪变化,出好温情牌,把企业建设成为情感、利益和效益互动互促互融的和谐之家、温馨之家、文明之家。
对制度执行来说,需要用“温情”扩大群众基础。所以人们常说“有情管理,无情制度”。规章制度作为约束职工行为的企业之法,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制订的管理办法,无所谓好与坏,只有适用与不适用的区别。最终落实到处罚职工时,需要用人性化的方式执行,根据工作效果、承受能力、发展状况和经济能力等实际情况,掌握尺度和分寸,善用温情,才能有效维护制度威严、提升管理成效,使制度的文明程度得以彰显。而非大动干戈不可,置人于死地,达到人人自危、不寒而栗的状态,使怨气沸反盈天。只有立足于干群和谐、队伍稳定,不断端正企业制度的管理态度,规章制度落实才有人气,企业实现业绩提升、加快发展才能增和气、聚合力。
对企业来说,需要以“温情”善待功勋团队。广大职工群众是企业财富的最终创造者、企业管理的最终落实者,也是企业的主人翁、工人阶级的主体,更是企业、社会乃至国家发展进步可以依赖和信任的重要力量。对这样一个群体都不尊重、不温情、不友善,而去依靠谁、善待谁呢?企业发展需要以人为本、依靠人才建企,采取丰富多样的激励手段,真正调动和激发职工的创造、创新热情,真正使发展充满活力与动力。只有用“情”管人,队伍才有凝聚力,企业才有向心力,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展才会人才兴旺、动力更足。由于管理粗暴、缺乏人文关怀,曾经沸沸扬扬的富士康跳楼事件,引发了大众思考,给予很多企业以反面的警示和警醒。
对管理者来说,需要重“温情”转作风。有些管理者时刻把罚款挂嘴上,巧借制度名目,大摆权势威风,从不考虑职工真实感受。究其源,在于管理风气不正,只要管事当官就发威显威,需要职工群众去恭维、孝顺、孝敬,有不服从于一言堂、一支笔的,就会受到制度背后执政大权的惩处。究其根,是重官轻民的封建等级观念作怪,视职工群众为愚民、贱民和刁民,认为不可理喻、不勘治理,以重罚严罚为手段肆意控制职工、践踏人格,不尊重正当的感情和需求,以畸形而森严的等级制度分类管理职工、权衡利益关系和实施利益分配。殊不知,很多管理者就因此思想观念错位,落入权与利的陷阱,最终走上堕落的不归路。只有对待职工倾注以“情”,遵循民主管理的原则和制度,站在职工角度多思考问题,深入群众中察民情、听民意、求良策,才能切实转变观念、改进作风,面对上级敢谏言,对于群众利益敢代言,面临事实能真言,不断在适应职工群众对公平、公开、公正的需求增长中受到拥护,真正推动企业长治久安、长远发展。
对职工来说,需要努力营造“温情”环境。职工群众是企业和谐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只有每一名职工牢固树立和谐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受益的思想,屏弃事不关己、不去参与的态度,积极参与工会活动、青年活动,积极关注企业民主管理,使企业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民主、和谐与温情,才能为企业积蓄发展正能量、提供重要保证。尤其是制度建设上,每名职工都应积极建言献策,帮助谋思路、想办法、出点子,努力改变“罚就是管”的非正常状态,在推动企业发展中确保制度更完善、管理更规范、家园更和谐、职工群众都满意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