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99|回复: 16

【正方】“下不为例”做法突显人本管理

发表于 2013-6-27 22:26: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的行为是受到意识思想控制的,所谓管人先管心也就是这个道理,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企事业单位,都在人本管理方面积极努力探索,通过许多人性化的举措不断创造着浓浓的温情氛围。

        在山西省太原市坞城中路,很多违章停车的司机会收到一张特殊的罚单,单据上不是写的处罚金额,而是很有爱的四个字“下不为例”。这名叫任建刚的交警,三年来已开具万余张这种“温情罚单”。
        “有容乃大”,上文中的任建刚可谓用心良苦,人毕竟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看到这么温馨的提示,多少会受到触动,此“温情罚单”包含着他的一片真诚和宽容之心。笔者认为,在企业班组的管理工作中也应该多探索类似的管理方式,班组职工能够走到一起也是缘分,大家只有心情开心愉悦,才能把工作干好,更多的时候,处罚起到的作用都是带有无奈和伤害性的,笔者曾参加过一个基础班组的班务会,会上班长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完毕后,很郑重地向职工宣布,如果职工违反班组规章制度中的劳动纪律条款,班组将进行严厉处罚,并且将每一款的处罚金都一一明示,班组告诉笔者这叫事前告知制度,有时候班组会因事而论,对于第一次有原因和轻微的违反纪律行为班组会口头批评,这也是一种温馨提示。
“人之初、性本善”,相信人们从初衷上来说对于违法违章行为都不是刻意而为的,通过善意的提醒和温馨的提示,可以对人的思想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笔者曾经看到一则故事,在国外的某处危险路段经常发生车祸事故,当地交警部门先后采用限速、罚款等方法都不奏效,最后用了一则温馨提示,大概内容是这样的:您家中的妻子和孩子正在等您平安回去。可是这短短的提示却起到了不一样的作用,该路段的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了。这则小故事也许不能说明什么,但是至少有一点可以借鉴,温馨的提醒最能换回人们内心的“善念”。
        “习惯成自然”,“下不为例”的温性提示短时间内可能不会见到明显的效果,但是久而久之必定会唤醒人们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其实很多时候人们的违章违法都是在不经意间的随意性和懒惰性造成的,就如随地吐痰、开车加塞、乱扔垃圾等生活中的许多不良习惯等等都是这样形成的,所以,人们呼唤文明、和谐,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宣传方式,这些方式大都是温馨提示,比如:对餐桌上的浪费,通过媒体宣传、餐厅提醒等等,人们在思想上已经在逐步转变,笔者发现许多餐厅都打出了“光盘”行动的宣传语,这都是温情提示的好做法。
        我们期待更多文明、和谐、温馨的管理模式,因为只有从灵魂深处的触动才会感召人,“温情罚单”的作用也正在于此!(蒲永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7 22:31:05 | 查看全部
“下不为例”是温情罚单,是管理的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22:44:50 | 查看全部

回 1楼(胡云峰) 的帖子

谢谢胡老师指导,还请提出修改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7 22:48:02 | 查看全部
学习蒲老师美文了,老师文中的温性是还是温馨之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23:08:07 | 查看全部

回 3楼(0739lyx) 的帖子

谢谢刘老师,已经修改了哈,还请老师提出 修改意见呢,向老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8 08:08:20 | 查看全部
我们期待更多文明、和谐、温馨的管理模式,因为只有从灵魂深处的触动才会感召人,“温情罚单”的作用也正在于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8 10:54:23 | 查看全部
学习老师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8 15:05:35 | 查看全部
欢迎蒲永燕老师参加本期事评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8 15:06:01 | 查看全部
这两天单位事太多,支持的不及时请谅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8 15:08:11 | 查看全部
其实人们心中都藏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学会宽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