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23|回复: 7

【中立】落实安全责任制需要上下联动

发表于 2013-6-10 09:23: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刚刚进入“安全生产月”,不幸的消息却屡屡传来:自5月31日以来,东三省连续发生三起重大火灾。黑龙江中储粮林甸直属库火灾、辽宁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油渣罐爆炸、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火灾,惨痛的人员伤亡、巨大的财产损失,再次敲响安全生产的警钟。
   6月6日,国务院吉林省长春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全体会议在长春市召开。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指出:这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可逃脱,政府的管理和监督责任不可推卸。
    落实安全管理是一个立体化的过程,既不是靠哪一个人,也不是靠哪一个部门,而是需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在企业班组,员工自我管理安全就是基础,职能部门监管则是安全的保障。如果安全监管不到位,措施没落实,那么基础安全就难以牢固,安全防线就要被侥幸心理攻破。
    从现实工作中来看,我们企业员工在具体的工作中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安全小毛病,尤其是对工作中的“小事故、小错误”往往都习惯于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殊不知,小事故、小错误若查处不及时、惩处不到位,往往是引发大事故的“导火线”。反之,假如小事故、小错误及时惩处了,便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小惩大戒”之功效。因此,落实安全管理既需要员工自警自省,又需要管理部门的监管到位,惩戒到位。其目的就是要把安全关口前移,力争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安全管理工作为何始终处在真空状态呢?笔者通过在企业30年的工作经历,将其归纳为“四紧四松”。一是上边紧,下边松。调查表明,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各级领导对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及狠刹“三违”查处隐患的工作中,中层以上领导抓得紧,大会讲、小会说,反复强调,但是到了车间、班组,仍是“重生产而轻安全”,对隐患的“三违”现象视而不见,不出事故就算了,结果使许多安全管理失灵。二是喊得紧、抓得松。对生产中出现的“三违”现象,职工群众都深恶痛绝,各企业上下虽说都制定了比较严厉的惩罚制度,但在实际的反“三违”工作中又不敢真抓实管,让严明细致的安全法律法规形同虚设,难以落到实处。三是一时紧、一时松。安全管理,安全检查本来就要持之以恒,就如同我们每天吃饭睡觉一样,是个常规动作,但有些部门、或有的人是“上级检查团要来了就忙得一阵风,上级不检查时就放松”,结果是欺骗上级,坑了自己。四是生产条件差时紧,好时松。工作环境不好,条件差时,能引起领导重视,职工警惕,扎实稳妥地过难过。相反,较好的生产环境往往会导致疏忽,职工的大意。
    因此,笔者认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人人参与,包括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安全防范、安全规章等一系列体系。“人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关键,只有解决了人认识问题,提高了人的安全素质,‘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主题活动才能顺利开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0 16:46:39 | 查看全部
欢迎张维老师参加本期事评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0 16:55:21 | 查看全部
张老师在企业工作了30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0 16:59:12 | 查看全部
安全工作时刻不能放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0 16:59:46 | 查看全部
但是安全这个弦又不能绷得太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08:27:34 | 查看全部
谢谢李老师细心点评,感谢李老师加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2 14:46:57 | 查看全部
上下联动,关键在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3 23:01:51 | 查看全部
领导、员工各负其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