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40|回复: 19

【反方】“末位淘汰制”合情却不合理

发表于 2013-6-17 17:31: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末位淘汰制”合情却不合理

        “末位淘汰制源于美国,作为一种绩效管理模式被许多企业推行和采用。其目的是通过末位淘汰制这样一种强势管理,给予员工一定的压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使整个单位处于一种积极上进的状态,克服人浮于事的弊端。同时也有人指出,末位淘汰制过于残酷,有损人格尊严,甚至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
    对于企业来说,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实现生产目标,实行末位淘汰制无可厚非、合乎情理。因为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激励先进、鞭笞后进,并解决企业员工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问题,从而实现企业机构“精简化”、人员“精英化”、生产“效率化”和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但站在“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的立场来看,“末位淘汰制”过于强硬和强势,甚至有些残忍和残酷,对于企业来讲,尽管它合乎情理但却不合乎道理。
    首先,“末位淘汰制”存在公平质疑。一个企业是由多个岗位组成,不同的岗位,职能也不相同,有的搞管理、有的搞监督、有的搞营销,还有的搞科研。如果在科研岗位实行“末位淘汰者,”将会面临淘汰对象、淘汰周期难以界定的局面。但如果排除科研岗位不考虑,只在营销、计件等其他岗位实行的话,就会让员工对其公平性产生质疑,时间长了会失去员工对企业归属感,从而人心惶惶、人心向背,更糟的会让企业人才逐渐流失,不利于企业内部管理和持续发展。
    其次,“末位淘汰制”存在标准争议。“末位淘汰制”大多都是以上级、同级和下级三方意见来对员工进行综合评判,评判内容不仅有业绩、态度还有个人行为。在这看似统一标准里实际已经暴漏出了不统一。因为在相同岗位中还存在两类人。一类善于交际、懂得为人处世;一类善于干事、只会埋头苦干。当这两类人在这“统一“的标准下产生“碰撞”后,往往前者更容易得到上级满意、同级中意和下级同意。而后者也总是如人所料的处于“末位,”而这样的“末位”未必就是真的“末位。”
        再次,“末位淘汰制”存在善后难理。因为一旦企业实行“末位淘汰制”,就势必要面临着“末位员工”的安抚、安置等问题。如果仅仅是调岗、降职、降薪的话,“末位员工”尽管思想有抵触、情绪有波动,至少还能接受。但如果是下岗、辞退,让“末位员工”面临生计困难、生活困境的话,他们肯定难以接受。对此,企业是否有与之相匹配的善后机构和对应的过度措施?又能否符合劳动法规定呢?等等问题,都将分出企业一部分精力去应对,如果理不清、理不顺、理不对的话,轻则影响声誉,重则影响稳定。
       综合上述,笔者不支持企业实行“末位淘汰制。”因为该项绩效管理模式的弊大于利,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如果监督不到、控制不好的话,还会伴有腐败风险,很有可能成为个别人的“谋利渠道”和“淘汰工具,”从而影响企业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17:35:22 | 查看全部
新手献丑,观点纯属个人意见,不到之处请老师指点、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7 17:52:11 | 查看全部
而且在操作过程中还伴有腐败风险,一个处理不慎,很可能成为个别人的“谋利渠道”和“淘汰工具,”从而给企业造成内部新矛盾、制约企业健康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7 18:28:17 | 查看全部
欢迎杨老师参加本期事评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7 18:29:21 | 查看全部
多交流,多互动,还可以看看《事评——开课了》,或许会对您有所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7 18:30:36 | 查看全部
老师的题目似乎有些出入,可以修改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7 18:35:51 | 查看全部
中国的企业不要因为改革而制造新的矛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7 20:34:27 | 查看全部
老师“末位淘汰”三不妥归纳的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20:56:37 | 查看全部

回 2楼(263264) 的帖子

谢谢老师捧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20:58:43 | 查看全部

回 5楼(为生歌唱) 的帖子

谢谢老师来指导,标题已做修改,请老师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