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爱上你“我的宝贝”
在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哈萨克斯坦国的施工现场,杨万会师傅手扶一台大型焊车的档把儿满怀深情地说:“这20多台焊车、吊管机都是我的宝贝疙瘩,我们相处得很好。我知道他们哪疼、哪痒,什么时候该休息,什么时候该吃什么东西,他们知道我这些年对他们的好,所以不管多难的任务,多艰苦的环境,他们从不掉链子为难我。”
说这话的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三公司的一名老工人,今年48岁,从事长输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30年,在机械操作和维修岗位坚守了30年,参加过20余个国内外大型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施工。他是中石油管道局的劳动模范、技术标兵,他总结的机械和维修心得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你必须和机械设备交朋友,甚至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你得爱他们,他们才爱你。
原来,这些平时看上去巨大、冰冷、坚硬的大块头在杨万会师傅眼中成了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生命。
我开玩笑说:“老杨,你有点煽情啊!”杨万会却一脸严肃,“这么多年和机械打交道,教训很多,咱不能不吃一堑长一智啊。”
2008年在国内干西气东输二线的时候,举世瞩目的国家重点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很多施工单位都加班加点地抢任务,甚至实行“人歇,设备不停”的轮班施工方案。不出半月,一些机组的设备开始告急、趴窝了,而杨万会师傅所在机组的设备依然正常运转。兄弟单位过来取经,问及秘诀是什么。杨万会回答,秘诀就是你们要学会爱护设备,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和维护他们。设备是喝油的铁家伙,但也需要休息。在大干抢活期间,杨万会要求机组宁肯慢一点,也要叫设备有休息的时间,也要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事实证明,虽然看上去,杨万会所在机组每天的设备维护占去了一定时间,少焊接了几道焊口,但是他们的设备没有趴窝而导致停工,反而他们机组的进度最快。
2013年,杨万会参加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施工,领导特意把他安排到最难的山区段施工地。在“十连坡”,一眼望去,坡连坡,岭连岭,很多年轻的操作手望而却步。因为在陡坡上开设备行走,尤其是开吊管机还要吊着七、八吨重的钢管,根据力学原理,重心偏移,吊臂和设备承受的力远远大于平地时所能承受的。因此在山区段施工,最考验操作手和设备了。
杨万会鼓励年轻的操作手,“兄弟,请相信我已经把咱们的设备全部检查和保养好了,你在坡上大胆放心地开,我给你指挥!”有杨万会在大伙都放心。
一台设备故障抛锚了,修理工小陈检查后,判断是因为水箱老化漏水造成发动机过热导致设备抛锚。杨万会再次检查,发现的确是水箱的漏水的问题。但是他没有把这个老化的水箱摈弃一边,而是找来工具,自己和修理工小陈开始除尘、除锈、打磨这个老化漏水的水箱。密密麻麻的水箱散页看得人眼晕,他们要一片片地处理,真的比绣花都难。
杨万会说,“在国外不比国内,这里资源稀缺,很多活都要靠自己。从国内调新水箱过来,至少一个月以上,花钱不说,工期不能等。”小陈边干活边接茬,“杨师傅可仔细了,所有设备部件不能轻易就换掉,能修就修上。”
“如果有新的,你还不用新的装上啊?”我笑着问。
“其实设备运转已经过了磨合期,哪怕是一个螺丝,一根油管都彼此之间已经磨合好了,如果稍微有问题就换新的,其实对设备不好。导致要重新磨合,花了钱,还达不到效果,这样的事情咱还是不做。”杨万会耐心地解释。
“哦,原来是这样,这也是你的秘诀么?”
杨万会点点头,笑了,“这是公开的秘诀啊!”
作者:王建豫
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三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