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44|回复: 6

(修改稿)   “四轮驱动”安全生产线

发表于 2013-5-29 23:11: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修改稿)   “四轮驱动”安全生产线
      “没想到,刚入厂三个月,安全作业“手指口述”就背滚瓜烂熟了,这得益于公司安全生产线上的‘四轮驱动’”。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唐口煤业公司机厂铆工班青工王强面对笑容介绍。
     安全月到来之际,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唐口煤业以预防力、安全力、创新力、互动力的“四轮驱动”,加快了“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活动”的脚步。
       预防力。2月28日,入厂不久的机厂铆工班青工王强,要求过几天进行安全作业“手指口述”,班长马远立即对他严肃地批评。他告诉王强,铆工班的工作环境有时要在露天作业,要克服因天气变化、雨雪侵蚀的影响,要时刻注意脚下的安全,稍一不留神,人身将会受到严重的伤害。因此,班长就把作业前安全预防工作作为安全作业的重点。据了解,该班组根据岗位专业要求与职工的实际意向,通过“六练”法立体化提升职工安全作业。即“练胆、练心、练嘴、练说、练表情和练肢体语言”为主要内容,快速提升了职工的岗位安全作业预防描述能力,实现岗位安全作业需要的“亮剑”,抛弃内心原有的畏惧和胆怯,达到“自己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的自我超越。让他脑海中印记岗位安全知识,越明白干得越熟练,越熟练干得越安全。让班组成员对照现场实物和环境进行安全作业预防描述,使危险源辨识、手指口述、安全确认与岗位安全作业描述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岗位是什么,在岗位上做什么,怎么样才能做好,安全作业的知行能力明显提高,使班组成员面对处理事故心不慌、手不懒。站在作业人员的角度来思考,善于从他不自觉的姿势表情或神态中发现对方的真实做法,判断是否与他的岗位相一致。提高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岗位安全作业预防能力的提升。七年来,铆工班无一人违反劳动纪律,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安全力。2012年8月20日,运搬队电机车司机樊彦彪从南轨往外拉载车行至南大巷门口弯道时,由于车速过快,导致两个载车掉道。为了图省劲、怕麻烦,司机樊彦彪准备用电机车硬拉载车复轨,被“黑面孔”班长何路碰了个正着。他黑着脸对樊彦彪教育,图省劲怕麻烦的安全生产觉悟坚决要不得。班后,何路给樊彦彪开起了安全生产“小灶”。他让不服气的樊彦彪重温了电机车安全作业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在动漫安全警示图片、音频、视频同步描述的刺激下,樊彦彪从视觉、感觉、听觉全方位体验自己岗位中工作职责、作业流程、作业程序、现场避灾路线、岗位危险源等现场场景再现,在马虎大意中注入安全“清醒剂”。为了扣紧樊彦彪内心的那股“安全弦”, 何路又播放了公司与济宁电视台携手联合拍摄制作成职工家庭小电视剧《心相约》。通过剧中职工真实的不安全因素、心理疏导前后的安全思想变化及取得的安全效果,让他从经济、事业、名誉、家庭、亲情一系列问题的“响鼓”教育中,自我 “重锤”认识,赢得了现场生产安全百分百。在何路的带领下,连续7年创下了铺设一组30千克道岔仅用20分钟的记录,实现了2555天的安全生产运输零事故。
       创新力。目前,在选煤厂重介二期改造工程中,选煤车间维修班长杨继泉针对专人检查振动筛辅梁费工费时的实际情况,他改变传统的做法,采取在更换振筛筛板的同时诊断辅梁磨损‘疫情’,及时避免了筛板脱落,改善了筛下溜槽及其管路的堵塞,实现了洗煤系统的正常运行。据他介绍,振动筛的辅梁在筛板之下,设备运行过程中作业人员看不见、摸不着,仅凭目测入洗原煤量在筛上的振动物料现状来判断,发现异常,检修人员停下车钻到筛下溜槽内,仓促检查辅梁的隐患,既费力又延长检修时间,“病源”一时得不到彻底根除。为解决这一难题,他和大家一起琢磨、观察,制定出一套“接招”组合拳。更换筛板时,认真观察振动筛筛板的磨损、筛面平整动态变化,仔细辨别振动筛子空载启动后的声音有无异常,通过用铁器敲击外露的辅梁碰撞出的声音进行诊断,用手触摸筛面落料点及难观察的位置,准确作出判断。此套“望闻问切”组合拳,连贯性强,无一遗漏,有效解决了振动筛横梁确诊不到位的问题。创新不仅触动了班组成员的心灵,也进而转化为不竭的动力,助推了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可控、能控和在控的状态。
       互动力。3月份以来,普掘二队维修班长路永亮在落实好《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以区队自编的《安全生产事故汇编》,对班前职工进行“安全体会”提问,为班组现场安全作业架起了警示卡控的平台。班组成员孙琪对“班前一问”的做法,深有感触,他说让大家自己给自己上教育课,安全教育觉得很带劲。路永亮借助职工讲述自己身边的安全故事,推出了安全引导话题“班前一问”,每班前提出一个问题,内容涉及到事故的基本情况、简单经过、事故原因、防范措施及责任认定的安全生命话题,选取一名青工、技术骨干、老职工进行同一问题表达不同看法,许多职工为了事故的根源,私下交流、网络查询、论坛选取,形成了“互动式”自我安全教育,人人愉快地签下受教育自己的名字。“班前一问”既丰富了每班前安全教育的内容,也绷紧了职工安全落地的琴弦,使越来越多的班组成员认识到现场的重点部位、薄弱环节安全检查的注意事项、重点岗位的安全提示、班前安全交底、班后安全检查工作等安全“收官”,在生产作业人员心中形成保证安全生产的“抱金石”。
       “四轮驱动”为班组安全生产牢固树立职工“万无一失”安全理念,增强“一失万无”的忧患意识,助力安全生产从高防卫开始、向高标准迈进、驱高效益推进。(张继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23:21:25 | 查看全部
(修改稿)   “四轮驱动”安全生产线
        预防力。5月28日,入厂不久的机厂铆工班青工王强,要求过几天进行安全作业“手指口述”,班长马远立即对他严肃地批评。他告诉王强,铆工班的工作环境有时要在露天作业,要克服因天气变化、雨雪侵蚀的影响,要时刻注意脚下的安全,稍一不留神,人身将会受到严重的伤害。因此,班长就把作业前安全预防工作作为安全作业的重点。据了解,该班组根据岗位专业要求与职工的实际意向,通过“六练”法立体化提升职工安全作业。即“练胆、练心、练嘴、练说、练表情和练肢体语言”为主要内容,快速提升了职工的岗位描述能力。即“练胆”驱除“怕丑”,实现岗位安全作业需要的“亮剑”,抛弃内心原有的畏惧和胆怯,达到“自己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的自我超越。“练心”了如指掌,熟知安全作业中的“阳光照射”。脑海中印记岗位安全知识,越明白干得越熟练,越熟练干得越安全。“练嘴”反应迅速,提高事故处理应变能力的“助力器”。让职工对照现场实物和环境进行描述,做到了危险源辨识、手指口述、安全确认与岗位描述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岗位是什么,在岗位上做什么,怎么样才能做好,安全作业的知行能力明显提高,使职工面对处理事故心不慌、手不懒。“练说”直观训练,增强职工的安全作业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的条理性。有效地实现了职工紧紧抓住安全作业的顺序地进行描述,是不是与讲的内容相一致,给予及时的纠偏和帮助。“练表情”培养个性,影响和启迪他人安全作业意识。充分表达出饱满圆润、铿锵有力的声音,要求准确无误地记忆安全知识,准确地表达安全作业的“重于泰山”的感情。“练肢体语言”形象沟通,培养安全作业的观察能力。站在作业人员的角度来思考,善于从他不自觉的姿势表情或神态中发现对方的真实做法,判断是否与他的岗位相一致。提高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岗位安全作业预防能力的提升。七年来,铆工班无一人违反劳动纪律,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安全力。2012年8月20日,运搬队电机车司机樊彦彪从南轨往外拉载车行至南大巷门口弯道时,由于车速过快,导致两个载车掉道。为了图省劲、怕麻烦,司机樊彦彪准备用电机车硬拉载车复轨,被“黑面孔”班长何路碰了个正着。他黑着脸对樊彦彪教育,图省劲怕麻烦的安全生产觉悟坚决要不得。班后,何路给樊彦彪开起了安全生产“小灶”。他让不服气的樊彦彪重温了电机车安全作业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在动漫安全警示图片、音频、视频同步描述的刺激下,樊彦彪从视觉、感觉、听觉全方位体验自己岗位中工作职责、作业流程、作业程序、现场避灾路线、岗位危险源等现场场景再现,在马虎大意中注入安全“清醒剂”。为了扣紧樊彦彪内心的那股“安全弦”, 何路又播放了公司与济宁电视台携手联合拍摄制作成职工家庭小电视剧《心相约》。通过剧中职工真实的不安全因素、心理疏导前后的安全思想变化及取得的安全效果,在影片中一一展现,让他从经济、事业、名誉、家庭、亲情一系列问题的“响鼓”教育中,自我 “重锤”认识,赢得了现场生产安全百分百。在何路的带领下,连续7年创下了铺设一组30千克道岔仅用20分钟的记录,实现了2555天的安全运输零事故。
       创新力。目前,在选煤厂重介二期改造工程中,选煤车间维修班长杨继泉针对专人检查振动筛辅梁费工费时的实际情况,他改变传统的做法,采取在更换振筛筛板的同时诊断辅梁磨损‘疫情’,及时避免了筛板脱落,改善了筛下溜槽及其管路的堵塞,实现了洗煤系统的正常运行。据他介绍,振动筛的辅梁在筛板之下,设备运行过程中作业人员看不见、摸不着,仅凭目测入洗原煤量在筛上的振动物料现状来判断,发现异常,检修人员停下车钻到筛下溜槽内,仓促检查辅梁的隐患,既费力又延长检修时间,“病源”一时得不到彻底根除。为解决这一难题,他和大家一起琢磨、观察,制定出一套“接招”组合拳。更换筛板时,认真观察振动筛筛板的磨损、筛面平整动态变化,仔细辨别振动筛子空载启动后的声音有无异常,通过用铁器敲击外露的辅梁碰撞出的声音进行诊断,用手触摸筛面落料点及难观察的位置,准确作出判断。此套“望闻问切”组合拳,连贯性强,无一遗漏,有效解决了振动筛横梁确诊不到位的问题。创新不仅触动了班组成员的心灵,也进而转化为不竭的动力,助推了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可控、能控和在控的状态。
       互动力。3月份以来,普掘二队维修班长路永亮在落实好《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以区队自编的《安全生产事故汇编》,对班前职工进行“安全体会”提问,为班组现场安全作业架起了警示卡控的平台。班组成员孙琪对“班前一问”的做法,深有感触,他说让大家自己给自己上教育课,安全教育觉得很带劲。路永亮借助职工讲述自己身边的安全故事,推出了安全引导话题“班前一问”,每班前提出一个问题,内容涉及到事故的基本情况、简单经过、事故原因、防范措施及责任认定的安全生命话题,选取一名青工、技术骨干、老职工进行同一问题表达不同看法,许多职工为了事故的根源,私下交流、网络查询、论坛选取,形成了“互动式”自我安全教育,人人愉快地签下受教育自己的名字。“班前一问”既丰富了每班前安全教育的内容,也绷紧了职工安全落地的琴弦,使越来越多的班组成员认识到现场的重点部位、薄弱环节安全检查的注意事项、重点岗位的安全提示、班前安全交底、班后安全检查工作等安全“收官”,在生产作业人员心中形成保证安全生产的“抱金石”。
     “四轮驱动”为班组安全生产牢固树立职工“万无一失”安全理念,增强“一失万无”的忧患意识,助力安全生产从高防卫开始、向高标准迈进、驱高效益推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23:25:24 | 查看全部

Re:(修改稿)   “四轮驱动”安全生产线

(修改稿)   “四轮驱动”安全生产线
       安全月到来之际,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唐口煤业以预防力、安全力、创新力、互动力的“四轮驱动”,加快了“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活动”的脚步。
       预防力。5月28日,入厂不久的机厂铆工班青工王强,要求过几天进行安全作业“手指口述”,班长马远立即对他严肃地批评。他告诉王强,铆工班的工作环境有时要在露天作业,要克服因天气变化、雨雪侵蚀的影响,要时刻注意脚下的安全,稍一不留神,人身将会受到严重的伤害。因此,班长就把作业前安全预防工作作为安全作业的重点。据了解,该班组根据岗位专业要求与职工的实际意向,通过“六练”法立体化提升职工安全作业。即“练胆、练心、练嘴、练说、练表情和练肢体语言”为主要内容,快速提升了职工的岗位描述能力。即“练胆”驱除“怕丑”,实现岗位安全作业需要的“亮剑”,抛弃内心原有的畏惧和胆怯,达到“自己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的自我超越。“练心”了如指掌,熟知安全作业中的“阳光照射”。脑海中印记岗位安全知识,越明白干得越熟练,越熟练干得越安全。“练嘴”反应迅速,提高事故处理应变能力的“助力器”。让职工对照现场实物和环境进行描述,做到了危险源辨识、手指口述、安全确认与岗位描述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岗位是什么,在岗位上做什么,怎么样才能做好,安全作业的知行能力明显提高,使职工面对处理事故心不慌、手不懒。“练说”直观训练,增强职工的安全作业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的条理性。有效地实现了职工紧紧抓住安全作业的顺序地进行描述,是不是与讲的内容相一致,给予及时的纠偏和帮助。“练表情”培养个性,影响和启迪他人安全作业意识。充分表达出饱满圆润、铿锵有力的声音,要求准确无误地记忆安全知识,准确地表达安全作业的“重于泰山”的感情。“练肢体语言”形象沟通,培养安全作业的观察能力。站在作业人员的角度来思考,善于从他不自觉的姿势表情或神态中发现对方的真实做法,判断是否与他的岗位相一致。提高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岗位安全作业预防能力的提升。七年来,铆工班无一人违反劳动纪律,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安全力。2012年8月20日,运搬队电机车司机樊彦彪从南轨往外拉载车行至南大巷门口弯道时,由于车速过快,导致两个载车掉道。为了图省劲、怕麻烦,司机樊彦彪准备用电机车硬拉载车复轨,被“黑面孔”班长何路碰了个正着。他黑着脸对樊彦彪教育,图省劲怕麻烦的安全生产觉悟坚决要不得。班后,何路给樊彦彪开起了安全生产“小灶”。他让不服气的樊彦彪重温了电机车安全作业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在动漫安全警示图片、音频、视频同步描述的刺激下,樊彦彪从视觉、感觉、听觉全方位体验自己岗位中工作职责、作业流程、作业程序、现场避灾路线、岗位危险源等现场场景再现,在马虎大意中注入安全“清醒剂”。为了扣紧樊彦彪内心的那股“安全弦”, 何路又播放了公司与济宁电视台携手联合拍摄制作成职工家庭小电视剧《心相约》。通过剧中职工真实的不安全因素、心理疏导前后的安全思想变化及取得的安全效果,在影片中一一展现,让他从经济、事业、名誉、家庭、亲情一系列问题的“响鼓”教育中,自我 “重锤”认识,赢得了现场生产安全百分百。在何路的带领下,连续7年创下了铺设一组30千克道岔仅用20分钟的记录,实现了2555天的安全运输零事故。
       创新力。目前,在选煤厂重介二期改造工程中,选煤车间维修班长杨继泉针对专人检查振动筛辅梁费工费时的实际情况,他改变传统的做法,采取在更换振筛筛板的同时诊断辅梁磨损‘疫情’,及时避免了筛板脱落,改善了筛下溜槽及其管路的堵塞,实现了洗煤系统的正常运行。据他介绍,振动筛的辅梁在筛板之下,设备运行过程中作业人员看不见、摸不着,仅凭目测入洗原煤量在筛上的振动物料现状来判断,发现异常,检修人员停下车钻到筛下溜槽内,仓促检查辅梁的隐患,既费力又延长检修时间,“病源”一时得不到彻底根除。为解决这一难题,他和大家一起琢磨、观察,制定出一套“接招”组合拳。更换筛板时,认真观察振动筛筛板的磨损、筛面平整动态变化,仔细辨别振动筛子空载启动后的声音有无异常,通过用铁器敲击外露的辅梁碰撞出的声音进行诊断,用手触摸筛面落料点及难观察的位置,准确作出判断。此套“望闻问切”组合拳,连贯性强,无一遗漏,有效解决了振动筛横梁确诊不到位的问题。创新不仅触动了班组成员的心灵,也进而转化为不竭的动力,助推了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可控、能控和在控的状态。
       互动力。3月份以来,普掘二队维修班长路永亮在落实好《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以区队自编的《安全生产事故汇编》,对班前职工进行“安全体会”提问,为班组现场安全作业架起了警示卡控的平台。班组成员孙琪对“班前一问”的做法,深有感触,他说让大家自己给自己上教育课,安全教育觉得很带劲。路永亮借助职工讲述自己身边的安全故事,推出了安全引导话题“班前一问”,每班前提出一个问题,内容涉及到事故的基本情况、简单经过、事故原因、防范措施及责任认定的安全生命话题,选取一名青工、技术骨干、老职工进行同一问题表达不同看法,许多职工为了事故的根源,私下交流、网络查询、论坛选取,形成了“互动式”自我安全教育,人人愉快地签下受教育自己的名字。“班前一问”既丰富了每班前安全教育的内容,也绷紧了职工安全落地的琴弦,使越来越多的班组成员认识到现场的重点部位、薄弱环节安全检查的注意事项、重点岗位的安全提示、班前安全交底、班后安全检查工作等安全“收官”,在生产作业人员心中形成保证安全生产的“抱金石”。
     “四轮驱动”为班组安全生产牢固树立职工“万无一失”安全理念,增强“一失万无”的忧患意识,助力安全生产从高防卫开始、向高标准迈进、驱高效益推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0 00:52:47 | 查看全部
建议在原文基础上修改,同时加上作者的名字.


“四轮驱动”为班组安全生产牢固树立职工“万无一失”安全理念,增强“一失万无”的忧患意识,助力安全生产从高防卫开始、向高标准迈进、驱高效益推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08:49:25 | 查看全部

Re:“四轮驱动”安全生产线

谢谢老师的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0 13:00:39 | 查看全部
已经结束了,前来学习一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13:20:47 | 查看全部
谢谢老师关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