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截至2012年9月底,全省有各类基层工会14.98万家,基层工会单位38.16万家,工会会员达1815万人,入会率达93.87%,其中农民工会员946万人
□截至目前,全省非公企业为16.6万家,组建工会15.78万家,组建率达95%;非公企业职工有755万人,会员为667.5万人,入会率达88.46%
□截至2012年9月,全省共签订工资集体合同84600份,比2008年增加377.1%;覆盖企业22.46万家,比2008年增加902.7%;覆盖职工约949.6万人,比2008年增加474.3%
我省自全力实施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以来,全省各级工会把推进“两个普遍”工作作为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工会把推进“两个普遍”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来抓。深化了“调整工资要协商”、“化解劳动关系矛盾要协商”的工作理念,有力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巩固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局面,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工资集体协商
步入法制化轨道
今年3月,广元市天然气公司劳资双方签订了今年的《工资集体协商协议》,而这也是该市工资集体协商“集中要约月”以来,广元市今年首家签订协议的企业。亲眼见证这一过程的职工舒海光激动不已,“工资不再只由老板说了算,没想到这次工资涨幅远超我们心理预期的6%,一次性就涨了15.7%”。
而这只是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众多样本中的一个。按照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商定,每年3月开展全省工资集体协商集中要约月活动,要求我省符合条件的企业均应依法启动要约程序,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据统计,在今年“集中要约月”活动中,全省共向80263家企业发出协商要约,其中79989家企业已在集中要约行动中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并签订了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要约和签约数较往年大幅增加。
记者了解到,2008年以来,省总工会制定实施了“工资集体协商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和“工资集体协商三年行动规划(2011—2013)”。在此基础上,全省各级工会组织认真组织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百日攻坚”、“共同约定”、“集中要约月”等活动。
为提高企业职工方的工资谈判能力,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李登菊多次对建立工资集体协商专职指导员队伍作出指示,要求工会系统下大力气培养自己的专家团队,使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从专职化走向专业化、专家化”。
2011年9月,省总工会制定了《关于建立工资集体协商专职指导员队伍的意见》,全省建立了一支50人的市(州)级和一支295人的县(市、区)级工资集体协商专职指导员队伍,专门负责指导、帮助或直接参与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同时,省总工会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目标责任制,将工资集体协商纳入工会单项工作年度考核目标;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激励制度,5年来拿出近600万元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行奖励;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监督检查制度,形成每季度开展一次抽查,每半年组织一次互查,每年组织一次全面检查的定期督促检查制度;并制定培训规划。
2013年2月1日,《四川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办法》的正式施行,标志着四川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已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新时期。
建会工作
向“又好又快”转变
为推进全省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省总工会根据全总新的考核办法,就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制定下达了专门的考核办法,由过去单纯注重对工会组建率职工入会率的考核,向工会组建率职工入会率、工会组建和职工入会绝对增长量相结合的考核。
同时,切实加强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分类指导工作。指导各级工会通过领导包干、部门划片、专门聘人、组织社会化专职工会干部到企业现场核查等方式,对企业建立情况、工会组建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挂图作战、建会销号、跟踪指导,努力掌握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的空白点和薄弱环节。指导各地从本地区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的实际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会组建月或者开展集中建会行动。切实抓好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企业建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执委业主企业带头建会。
针对我省非公有制企业在11.3万家的基础上,陡然上升到18.4万家(破产企业核减后为16.6万家)的情况,面对严峻的建会形势和任务,省总工会下发了《关于开展新一轮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集中行动的通知》启动了新一轮广深全行动。同时深入到建会任务较重的成都、德阳、宜宾、达州、凉山、内江等地开展调研督查,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要扎实推进企业普遍建会,确保工会组建三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在今年的全省工会组织工作会议上,省总副主席胥纯强调,要将工会组建会员发展工作从抓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向普遍筛查、查漏补缺转变,要在生产型企业等建会的基础上,切实抓好商务酒店、汽车4S店等小微企业的建会,切实抓好会计师事务所、民办医院等社会组织建会工作。他说,从今年起,全总将提高建会质量考核权重,省总也将大幅度提高建会质量分,推进建会工作从“数量优先兼顾质量”、“先组建再规范”向“又好又快”发展转变。
本报记者 杨诚波
两个普遍:
在2010年7月召开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十五届四次执委会议上,王兆国首次提出“两个普遍”,即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具体的目标是:2011年至2013年,全国企业法人建会率达到90%以上。到2013年底,已建工会组织的企业80%以上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基本实现已建工会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链接】
四川“两个普遍”
走在全国前列
6月3日,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罗茂乡在“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实践活动的党课报告中指出,我省工会组织建设、工资集体协商等多项重点工作在全国名列前茅。
截至2012年9月底,全省有各类基层工会14.98万家,比上年增加2.48万家,基层工会单位38.16万家,比上年增加6.9万家;其中单独基层工会13.8万家,比上年增加2.24万家,联合基层工会9396家。工会会员数达1815万人,比上年增加195万人,入会率93.87%;其中农民工会员946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截至目前,全省非公企业16.6万家,组建工会15.78万家,组建率95%;非公企业职工755万人,会员667.5万人,入会率88.46%。基本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预定目标。
另一方面,通过五年的努力,全省工资集体协商签订率和覆盖面也取得了明显的突破。截至2012年9月,全省共签订工资集体合同84600份,比2008年增加66868份,合同签订数比2008年增加377.1%;覆盖企业22.46万家,比2008年增加20.22万家,覆盖企业数比2008年增加902.7%;覆盖职工约949.6万人,比2008年增加784.33万人,覆盖职工数比2008年增加474.3%。
近年来,省总工会坚持不懈推进全省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为工会工作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仅2012年全省新建企业工会7万家,工会基层组织达到14.98万家,涵盖基层单位达到38万家;新增工会会员近200万人,会员总数达到1800多万人,全国非公数据库中四川的企业建会率达到了97%,职工入会率达到94%,圆满完成了三年规划的年度预期任务。
川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