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老的东西很容易让人记住一些什么。我再次在春天里忆起那个春暖花开的地方已经是一年后。
    在这一年里,那老院子的宁静让我这个在农村长大的人多少有些怀念。有时打开电脑整理照片时也会不由的看看那油菜花包裹的小院,看看那老房子,看看老房子里那两位和蔼的老人。
    偶遇朋友,我还是忍不住提出再去他家,朋友依旧爽快的答应。闲聊中,我们又聊到那老院子。
    老屋分为堂屋、正房和厨房。堂屋一般是家里有大事发生的时候才打开,摆上一张八仙桌;正房是我们现在说的卧室;厨房是房中房,灶台在外面,朝里走就是柴房和猪圈。为撒猪圈在厨房内,不臭吗?已经多年没喂过猪的朋友笑了起来。那时修房才没想那么多,想的是大肥猪别被某个人顺手牵走了才好。
    也是,朋友所在那个年代正是上世纪60年代,从那年代中走过的老人们都知道那时候什么东西都金贵。想到童年在乡下的我吃上一顿玉米糊糊都可以把碗底舔了又舔,直至整个碗就象洗过样,就不在笑话厨房里有猪圈的事情了。
    朋友家的小院还真和别的四川地区小院有什么不同之处,但他家有一件宝贝。一听有宝,我就缠着朋友继续讲故事。
    老屋是在70年代修建的,房梁不是原木,却是根钻杆。
    那时,朋友的父亲是生产队的队长。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父亲在生产队一分一厘的挣。川中地区那时正是新中国划定的四川盆地内重要的产油区块,每天都有一群石油人早出晚归的找石油。正好石油人驻扎在朋友家附近,需要生产队里的壮劳力帮忙搬东西,老父亲就成了生产队和这群外来人员的联络官。
    一来二往,老父亲就和石油人熟悉起来。勘探队走后生产队迎来了一大群打井的石油人。已经不能再从老父亲的口中知道当时石油人在那块热土上奋斗的情形,只能从那座50年代留下的水库里联想些什么了。朋友那时也小就只记得当时家里起新房时,木料紧缺,钻井队的老队长为了感谢老父亲的帮忙就申请上级批下了这根特殊的房梁。
    每逢家里来人,朋友的父亲都会向乡亲们讲起石油人送他的房梁。后来朋友进入石油系统工作,他父亲更是把这根房梁当成宝贝。
    新房盖好后,二老盼儿女成才,就让他们兄妹三人选了树苗在房前种上。朋友提起这些树时我才想起去他家时,他在房前自豪的指着其中一棵碗口粗的树说:“那是他姐姐种的树,四十几年了可以当梁用了。”
    想起这些,我内心深深的震了一下:那根梁不仅代表的是石油情,更多的是父辈们的期盼。没等我再细问详细故事,朋友有事先离去了,留下我在那回味着那个春暖花开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