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眼下就业难备受社会关注,一些企业实行优先招录内部职工子女就业的政策。对此有人说:这是企业关心职工、爱护职工、帮助职工的一种行动承诺。也有人说:企业优先招录内部职工子女,容易形成“近亲繁殖”、给管理上带来了不便,甚至会成为“包袱”。更有人直接表示反对,认为企业优先招录内部职工子女的做法有失就业公平,各行各业都优先招录内部职工子女,是一种就业垄断。
如今就业难确实是一个不争事实,究竟要不要在企业内部搞就业“近亲繁殖”呢?笔者认为,这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重要的是要把好内部招聘这个“度”。具体地说,企业员工子女优先进本单位既不是无原则性的,也不是“一锅端”,而是要考虑其家庭情况、员工子女专业兴趣、竞争能力、公开透明等等。
站在企业老员工自身的角度上讲,员工在企业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对企业自然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总想让子女也能子承父业,接替自己的工作,这样既能为子女今后在成才成长的道理上指点迷津,同时又能满足自己的夙愿。因为从某种角度上讲,企业员工子女进本单位,其熟悉工作环境、掌握岗位技能等方面,一定要比非企业员工子女占优势。
从人性化关怀的角度上考虑,每个企业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困难员工,他们在社会上底层,一没背景、二没本钱、甚至还是个很困难的家庭。像这样的家庭就应该得到企业的照顾,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比如:笔者单位就有一个困难家庭,家里有两个龙凤胎的孩子今年要上大学,自己身体有病,每月要花上千元的医药费,自己在单位是个老实巴交的人,爱人没正式工作,只是到处打点零工贴补家用。所以,在他们这个家庭每月不到三千元的收入,仅仅过日子都紧紧巴巴,那还敢与人社交。我想类似这样的困难家庭,企业就应当给予特殊照顾,但在照顾同时,还应当视员工子女综合能力而定,假如他是个做地板的材料就给他做地板,假如他是个做茶几的料就给他做茶几。特别是在这个社会价值趋于多元化的环境里,我们更需要社会各个阶层多多关心企业的弱势群体,让企业众多的困难家庭子女也能享受到同一片阳光下的沐浴。我想企业真正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地招录人员,不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群众还是有所理解和支持的。
既然是内部招录员工,其圈子就一定在小范围,也便于群众的监督。家门口的水塘,群众都知道深潜。如果有人想搞些小动作,群众便立马就会站出来指责,轻则让某些领导难看,重则叫某些领导摊上事、甚至摊上大事的。记得去年媒体就曾报道过,湖南邵阳市自来水公司就发生过因员工子女内部招录未成,员工携带汽油冲进会议室烧死3人,还有4人受伤重大的事件。
因此,笔者认为,内部招录企业子女本来就是一件好事,一件善事,但这其中的细枝末节可千万要把握住,切忌不能有暗箱操作嫌疑、切忌不能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叵测之心,而是要把这一福利待遇真正用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家庭,只要这样,才能使企业充满和谐温馨,充满生机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