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40|回复: 8

突破修的限制

发表于 2013-7-10 23:48: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因要受到工期、技术、认识误区等条件的限制,修理工“爱换不爱修”有了生存的“土壤”,如果想办法突破这些制约,在“土壤”中播种又收获。
突破修的限制
杨建
2013年7月9日,笔者看了《工人日报》班组天地上刊登的“爱换不爱修的习惯有可能毁了一代维修工”一文,作为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山机械厂支架修理二班的班长,干修理机器设备的活儿也有30多年了,就修理设备时重换件轻修复的现象,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爱换不爱修”,引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有可能是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要受到修理工期的限制。设备出了故障,都需要及时性的恢复,就说厂采机班修理的采机,如果全靠精确修复,那么工期肯定会加长,有可能不能按期完成任务,如果采取换一些配件的手段,工期就会大幅度缩短,按期交货才有保障,一些抢修任务,换件是有效的方法。
突破工期的限制,修好的各种配件,平时就要准备充分,一遇到设备出现问题,才能又快速换了件解决了问题,又避免了只会当换件工尴尬;如何修复好零部件待用,这是修理工平时必须锤炼的技术,只要“功夫”在身,就能有展示的“用武之地”。
还要受到修理技术的限制。如承修的采机和液压支架,轴承,油泵,密封圈等容易损坏的零部件,没有修复和制造的技术,修理要求又高,为了确保质量,只有采取大批量的更换。特别是支架上用的密封塑料件,按照修理质量要求,绝大多数是换新的。哪些件该换,哪些件该修,必须要有较高的诊断技术水平。
突破修理技术的限制,要提高自制能力和制造水平,要有过硬的修理技术,好的修理工,对修和换的零部件,有较高的预判能力,这要靠修理经验的日积月累,有经验、有技术,就能够在关键时刻解决难题,就能够建功立业。
修理工岗位认识误区的限制。以为修修补补,给机器设备维护保养,干不出什么名堂,小问题自己解决了,大问题等其他人或单位来解决,对自己维护的设备不求甚解,不精通其运行原理,在设备出现故障时没有精确的判断力,该换一个零件的,误判断为换一个大部件。
其实,在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靠修理技术的提升,培养出很多人才,笔者就是就是经常给支架、采机修修补补的电焊工,在重庆市焊工大赛中获过奖,评为过公司的高技能人才,现为焊工技师,所以说,一定要突破认识上的误区限制,干好修理工和维修工,只要技术过硬,不但会有出息,关键时刻能解决问题,不但会令人刮目相看,还会得到企业的重用。
突破修理过程中的限制,“能换又能修”,必然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1 13:14:09 | 查看全部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1 15:35:59 | 查看全部
学习加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1 21:20:09 | 查看全部
谢谢玲子老师加亮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1 21:20:53 | 查看全部

回 1楼(xiaz72) 的帖子

谢谢鼓励和魂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1 21:21:28 | 查看全部

回 2楼(为生歌唱) 的帖子

谢谢关注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1 22:11:28 | 查看全部
又有修改,请老师们拍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21:21:09 | 查看全部
祝贺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3 17:56:34 | 查看全部
恭喜老师,好事多磨,好稿多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