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现场管理要倾注“责任心”
提起生产现场,我们每一个员工都不会陌生,因为它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主要“阵地”,是为公司创造财富的工作平台,也是体现我们自身价值的“舞台”。但谈到现场管理,它所呈现出的“景象”却是不一而同,有的是井井有条,工具摆放有规有矩,有的则是乱七八糟,难以入目。其实一个最大的“致命伤”就是“责任心”问题,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前不久,在我们厂召开的月度综合例会上,厂长直言不讳地谈到了了有个别工段的现场管理存在倒退现象的问题,其中有一句话非常富有哲理:“生产现场就像是我们的脸,一张脏兮兮的脸和一张干净的脸,给人的印象是截然不同的,从而也折射出一个人的管理水平来”。笔者认为此种比喻非常直观,同时也给每一位管理人员敲响了警钟。其实,严格执行现场“6S”管理的制度早已形成公司的一种明文规定,只不过是在各生产厂执行的过程中,因管理人员和员工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对现场管理大打折扣,才导致最终展现出来的生产现场是“千面万象”。
笔者想起了前些时日在村子里看到的一幕,当初村里在进行道路硬化的时候,曾在主路两旁修建了许多花池,可惜的是这些花池里面并没有种花,而是栽上了一些女贞树。以往,由于疏于管理,每到这个时候,花池里便是杂草丛生。现在,临街居住的村民便自发组织,将花池里的空余地方作为临时“小菜地”,清理杂草后,种上豆角,然后用均匀的短枝扎成篱笆围在花池四周,不时地浇水,目前长势非常喜人。村干部看到此种情景,不但没有阻拦,反而还大力提倡。因为这对于双方而言是互利的,对于村里来说,只要杂草丛生的情景不复存在就是最终的目的,对于村民来说,变废为宝,自己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何乐而不为?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村民无形中把公家的地当成自家的地,一种“归属”心理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不清理杂草,就会影响豆角的生长,自然也就不能吃上蔬菜,主动性和责任心就会潜移默化地加强,花池里的景象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笔者举这个例子,其中的道理和我们的现场管理是有很大联系的。因为在日常生产中,各工段都有各自的生产现场,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归属”管理。既然是归属管理,就应该有责任把现场管理好,但由于管理人员的心态问题,导致起点低,对现场的标准低要求,分解到班组后,班组长可能会有“缩水”现象,对现场管理的标准会再次降低,而员工作为最终的执行者,在标准失衡和缺乏责任心的“庇护”下,将生产现场搞得是一塌糊涂,这种现象或许在各生产厂都有存在。
在考核体系中,把现场管理作为参评的一个基本因素,是各生产厂的通用项,足以说明现场管理的重要性。但要把现场管理做得有声有色,必须得倾注“责任心”。首先各级管理人员要有责任心,把现场管理高标准化,严格执行现场“6S”管理标准,牢记规范化,有序化的现场管理理念,当好导向,并它深植到每一名员工的脑海里,然后加大执行力度,多到车间视察,发现不合格的地方立即整改。其次,作为员工,更应该加强责任心,消除敷衍了事的心态,按照现场管理的标准,确保每个环节都到位,唯有如此,我们的现场管理才会大有改观,才能真正筑牢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为公司创造出更多的效益来!
(精炼厂 崔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