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黑暗幽深的井巷,矿灯就是矿工的“眼睛”。有这么一个人,用28年人生最黄金的岁月,一直精心呵护着矿工的“眼睛”,杜绝了矿灯失爆,且矿灯完好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筑起了矿井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她就是打通一矿矿灯房的班长李大英。
1980年11月,16岁的李大姐顶替父亲分到打通一矿矿灯房。上班第一天,看到个子娇小的她,班组姐妹们都投来怀疑的眼光。但她始终记住当了一辈子矿工的父亲的话:矿灯是矿工全部的希望。她下决心要守护好矿工的希望。
那时的矿灯是硫酸蓄电池的,矿灯检修量和收发量非常大。一个就有2.5公斤的矿灯,每次一个人就得提10盏,实属力气活。李大姐也不示弱,从4盏、6盏、8盏的递加,终于也能轻松地一次提上10盏矿灯。为了尽快掌握矿灯检修技术,李大姐积极主动地跟师傅学习,别人休息的时候她也在一边捣鼓矿灯。衣服到处是被硫酸腐蚀的洞,手也被磨起了厚厚的老茧,但她从不叫苦说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虽然她个子在班组算最小,可做事却是班组最快最好的。李大姐一手娴熟的矿灯检修技术,成了姐妹们佩服的对象。
从重量达2.5公斤的硫酸蓄电池矿灯降到1.5公斤,再到2005年重量已减轻到0.6公斤的锂电池轻便矿灯,李大姐见证了三代矿灯的更新。
对于新引进的锂电池矿灯,构件多采用电子板,技术含量高,检修难度大,班组里又从没人接触过,大家都不会检修。李大姐首先自己学习掌握万用表的使用,仔细研究锂电池矿灯说明书,对照矿灯各点查看电路图慢慢摸索。矿灯电子板上的元件大多不及绿豆大小,触点细小,在焊接时,李大姐的手常被烙铁烫起泡,眼睛也越来越近视。功夫不负有心人,锂电池矿灯的检修技术终于被李大姐攻破了。
为了使全班组人员都掌握锂电池矿灯的检修技术,李大姐大胆改革,让检修矿灯的大班人员与收发矿灯的小班人员轮换上班,给大家提供都有学习检修矿灯的机会,受到全班组人员的拥护。
今年国庆节后,李大姐就将退休。面对自己用心呵护了28年的矿灯,她有太多的不舍。当问及她的心愿时,她说:最大的心愿仍是希望每位矿工都用上安全完好的矿灯。 (魏芳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