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7月1日起,江苏、四川和辽宁分别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一类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从1320元调整到1480元;四川月最低工资标准分为4档,最高档提高到1200元;辽宁一类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从1100元调整到1300元。至此,2013年以来,全国已有18个省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
我国1993年确立最低工资制度,社会各界争议不断,赞成者有之,批评者也不乏其人。有人认为最低工资标准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也有人认为最低工资标准加大了企业成本;还有人发现执行中最低工资标准成为了最高工资标准;更有人觉得目前的最低工资标准较低、和实际工资收入相比意义不大。
如果把工资比着一个球,那么最低工资标准就是球的一个面。球在一定的外力推动下,面就不断地转换,始终滚在底下的那个面就是最低工资标准,而每次推动球的那个力就是人才的流动、企业汇聚人才振兴经济实力、地方笼络人才振兴经济实力,人才始终占据制高点。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工资的核准是根据地方消费水平以及企业经济效益好坏而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也好,最高工资标准也罢,都让人们在选择职业上有一个全面的比较和衡量。随着现在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标准也随之增高,没有一定的工资收入基础,就很难体面地生存。于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人才竞争就形成了自然法则。
说实话,作为企业老板,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员工拿着低收入、削弱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可员工拿工资的多与少在某种情况下也不是企业老板所能够左右的,毕竟还是要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量身定做”。作为企业员工,你开得工资高一些,你的企业员工就会门庭若市,相反,你开的工资低了,甚至连最起码的生活保障都难以维持,那么前来应聘者就可能寥寥无几。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工资高低也是吸引人才、汇聚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既然是人才就应当在企业、在社会凸显自身存在的价值,体现自身贡献的价值。这价值除了来自精神上的鼓励,最重要的还是要体现在物质层面上的奖励。我想,我们国家每年对科技人员实行重奖也是对人才的一种认可和鼓励。
由此可见,不论是一个地方实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还是一个单位实行工资标准,谁也没有理由给予指责和非议,但如果要振兴地方经济、发展企业经济建设还是离不开各类人才的献计献策,离不开科技人员创新创效。有人说,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想,企业要汇聚人才、笼络人才,还是要靠一定的工资标准来吸引人、激励人。而作为职场人士,只有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贡献多少来追随你心目中的企业和岗位。假如你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和本事,即便眼前堆成金山银山你也拿不到,相反,你有能力有本事就能在企业拿高薪。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企业和岗位时务必考虑一下自己的能力,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
综上所述,不论什么地方和企业,在执行最低标准过程中都没有对与错、好与坏之分,因为城市与城市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就如同五个手指头有长短一样。但在经济建设中,最重要的是看你是否能够吸引人、尤其是能够吸引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这就如同我们常说那样: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