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香岩寺是辽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山五大禅林之一。位于南沟西部。寺周群山环抱,花草极盛,每当春夏之际,满山花开,香气浓郁,香岩寺因此得名。
据寺内碑文记载和建筑风格可以证明,香岩寺始建于辽代,当时规模较大,由于火灾或水灾等原因废弃。到了明代正德年间重新修建,后经雍正十年(1732年)、乾隆十七年(1752年)、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道光十七年(1837年)、光绪十年(1884年)相继扩建,逐步形成现在的规模。 前殿(法王殿)是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三间,前后有回廊。大脊雕二龙戏珠,两边有大吻,斜脊砖雕跑兽,檐下有柱头,补间七铺作斗拱承载梁架,有龙凤燕尾木雕,均施彩绘。在门和窗上木雕犀牛望月、三阳开泰、鹊雀登枝等吉祥图案。殿内奉汉白玉石雕观世音菩萨。殿前有石狮一对。殿前东、西两侧各修配房五间。
后殿(大雄宝殿)为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正脊上有砖雕,斜脊上有跑兽,檐下有柱头,补间五铺作斗拱、额枋之间嵌龙凤燕尾木雕。殿内奉石雕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两侧为十八罗汉。殿外东西两侧各修三间配房,东为禅堂,西为客堂。院内有一颗古松,距今三四百年,人称九爪盘龙松。
山门位于前殿东斋堂南,三间,硬山式建筑。门外有石狮一对。
香岩寺东面的半山腰是北塔,北塔为六面九级实心密檐砖结构,高约20余米。须弥座每面雕有乐舞俑及花纹,基座上面是转角,补间四铺作斗拱承载塔身。塔的六个角雕仿木莲花柱,檐下有柱头,补间砖雕四铺作斗拱。塔身南、北二面有佛龛,龛内有坐佛。龛的上面雕有宝盖,两侧雕有胁侍和飞天,塔顶为宝瓶式,北塔为金代建筑。
南塔位于香岩寺东南山顶上,为六面九级实心密檐砖塔,高约20米。两层须弥座,一层砖雕弹琵琶乐舞俑,二层砖雕莲珠,上有转角,补间四铺作斗拱,六角均有砖雕力士。塔身南面有佛龛,内有坐佛。龛上有砖雕宝盖,两侧砖雕胁侍和飞天。
雪庵塔位于香岩寺西南半山腰,是元代和尚雪庵的墓塔,塔是由花岗岩石砌筑而成,高约3米。
仙人台位于香岩寺东约1公里处,是千山第一高峰,海拔700余米。仙人台的西、南、北三面是峭壁深涧,东面较缓。峰顶下有一平台,台上古松成林。过平台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坐落峭壁之上,向东倾斜,状似鹅头,是仙人台的顶峰,约有3平方米面积,上面石雕南极八仙像,中间石刻棋盘,周围石雕莲花柱和拦板。相传吕洞宾曾在此下棋,故称仙人台。 2013年七月初周末,与摄友夏楠、天际归舟等相约登千山仙人台来到千山香岩寺,偶遇北京传媒制作单位应邀为千山管委会拍摄千山宣传片在香岩寺,虽然拍摄已近尾声,我们还是迅速加入拍摄队伍之中,纪实拍摄了一些镜头,很难得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