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做好安全工作的三个“不让”
                                                              于帅军
       不让隐患“过节”。每当临近节假日,我们会把要做的事情安排得满满的,尤其是上街购物或者野外郊游,那种快乐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然而,紧张的工作状态会在不经意间放松了,这种思想上的麻痹恰恰会给隐患以可乘之机。越是在这骨节眼上越不能掉以轻心,千万别忘记“安全”二字,要对生产一线的隐患来一次全方位的精检细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实实在在的落实。下大力气,花大精力,不留空档,不留死角,不折不扣地去整改。要对隐患进行逐一排队、逐一盘点、逐一消除,把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让隐患无处藏身。
      不让隐患处理成“凑乎“。在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有员工用“凑乎”来回答隐患处理的情况,这些模糊的词语是不认真的表现。是侥幸心理在作祟,是安全生产中的大敌,是不想承担责任的说法,它意味着在安全工作中还存在缺陷和漏洞。如果我们每位员工抱着这种心理干工作,肯定是要出问题的。因此,要下狠心治理“凑乎”的思想和行为,消除不安全行为和危险因素,防患于未然。
      不让安全问题有情面。安全是生产的保证,更是人生命的保证,在安全问题上绝不会留有情面。如果有情面存在安全问题处理上,势必造成安全意识的淡薄,甚至滋生麻痹思想,对安全生产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从而埋下更大的隐患。因此,在安全问题上,一视同仁,严肃对待,是提高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做好安全工作的三个“不让”,为安全工作起到一定意义上推动作用。消除思想上的隐患,杜绝不安全行为,要求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动摇,加强员工的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使其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紧绷安全弦,杜绝思想上的“跑、冒、滴、漏”现象。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安全工作始终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要追根溯源,要痛下心来,把有问题的板子打在所有责任者的身上,决不能姑息迁就。这样安全工作就不会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让我们每天都在安全的天空下行走,在安全的环境里舒心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