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34|回复: 0

淄博矿业集团:搭建“三大平台”锻造“精品80后”(跟贴培训)

发表于 2008-10-8 07:07: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们将1980年之后出生的一代人称为“80后”,这些人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而且大多是独生子女。根据调查显示,“80后”与老职工相比,具有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较高,专业基础比较扎实,进入角色快,成长迅速等优势。但由于众多原因,“80后”们也有着不少缺点,如工作中过分强调待遇,眼高手低;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意识较差,贪图享乐;缺少吃苦精神,不安心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针对“80后”的这些情况,山东淄博矿业集团积极搭建“铸魂平台”、“提速平台”和“创业平台”,倾力锻造“精品80后”,下决心要培养一批“精品”人才
                                        淄博矿业集团:搭建“三大平台”锻造“精品80后”
         现在人们将1980年之后出生的一代人统称为“80后”,这些“80后”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一般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而且大多是独生子女。当前,越来越多的“80后”涌入矿山,绝大多数在一线班组工作,如何将他们锻造成才已成为关乎企业前途命运的“希望工程”。山东淄博矿业集团近年来积极搭建“三大平台”,倾力锻造“精品80后”。
                                                       搭建“铸魂平台”  锤炼思想素质
       淄博矿业集团现有“80后”3514人,约占青工总数的30%。根据调查显示,“80后”与老职工相比,具有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相对较高,专业基础比较扎实,进入角色快,成长迅速等优势。但由于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都是父母的“宝贝疙瘩”,因此工作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有的过分强调待遇,工作中眼高手低;有的虽然接受知识比较快,但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意识,缺少吃苦精神;还有的不安心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长期缺勤,不“恋”矿山专“恋”网吧,着实让家长和单位领导“闹心”。如何引导“80后”安心工作,使他们逐步成长为对社会和企业有用之才呢?淄博矿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马厚亮认为:“企业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管理者的责任就是通过搭建良好的平台,为每个员工营造创新空间。”
        为此,淄博矿业集团积极搭建“铸魂平台”,采取举办培训班、组织演讲比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等形式引导这些“80后”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百善孝为先。淄矿集团首先围绕“尽孝心”大做文章,他们要求采掘单位青工每月至少拿出1000元工资交给父母,辅助单位青年职工至少拿出800元,并且在父母生日时都要向父母问候、祝福。“对父母的孝心扩展开来就是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就是对事业的无比忠诚。”说起开展“尽孝心”活动的初衷,许厂煤矿党委书记国洪伟深有感触。
        许厂煤矿机电队的“80后”王国强家庭非常困难,他主动向领导提出给他安排一份能学好技术的活。工作中小王勤学苦钻,入矿几年就成了业务骨干,每个月能向家里交上2000元。该矿还评出了“十大孝星”,并设立了“孝心驿站”,成为展现“80后”风采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如何留住“80后”们是煤炭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淄博矿业集团前几年曾多次出现大学生刚一分配到矿上,时间不长就走人的现象。为此,他们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在购房、入党、提干等方面优先考虑。建立了“人才”公寓,公寓内安装了空调、电视,配备了书橱、衣柜等设施。为满足青年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他们还成立了青年书友会、文学社、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篮球队、足球队、舞蹈队等,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丰富了青年们的业余生活。
                                                          搭建“提素平台”   振兴青工技能
        提高业务素质是锻造“精品80后”的关键,为有效解决“80后”们不愿学技术、钻业务的问题,淄博矿业集团搭建了“提素平台”,大力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青年工人一入矿,即由经验丰富的老职工与其结成对子,签订师徒合同,并定期进行技能评定。对于技术学得快、独立工作能力强的学员及其师傅,矿上每月都会给予奖励。今年以来,该集团共有1000多对师徒受到奖励。
       为了实施培训计划,淄博矿业集团还投资数千万元在高级技校和有条件的矿井建立了实物教学基地,分级建立了青工技能档案,分工种系统组织培训。此外,他们还实施了“QPC素质金字塔攀升工程”,开展星级员工评选,激励职工努力学技术、钻业务。今年以来,该集团共有400多名“80后”实现了星级攀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成了多面手。
       为调动“80后”学技术、钻业务的积极性,淄矿集团坚持“赛马”选人才,经常性地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许多“80后”通过“比武”脱颖而出,成为企业的“金蓝领”和技术大拿。许厂煤矿机电队青工韩颖凭着多项创新,成为该集团惟一的山东省“首席技师”。
       为鼓励“80后”自学成才,淄博矿业集团许多生产矿井还出台优惠政策,对自学参加学历教育并取得国家承认的技校、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学历或学位的,矿上分别奖励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同时为其报销学费的50%。这一措施的实施,在“80后”中掀起了学习热潮。“参加培训班不仅能增长知识、取得学历,还能报销、领奖金,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呢?”唐口煤业公司青工李帅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
                                                            搭建“创业平台”  激励青工成才
        实践是锻造“80后”成才的重要途径。淄博矿业集团积极搭建“创业平台”,让“80后”在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中成长成才。在老科技人员实施传帮带的同时,对年轻人员敢于压担子、交任务,通过设立助理技术员岗位等形式让青年人在实践中成长成才,许多青工毕业不几年就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
        针对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各级团组织长年组织“80后”开展创新创效活动,采取定课题、交任务的办法,鼓励他们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去年山东省煤炭行业公布的“QC”获奖成果中,淄博矿业集团有4项成果获特等奖,10项成果获一等奖,其中有许多成果为“80后”的“杰作”。该集团下属的东华水泥公司还专门成立了“80后课题攻关小组”,仅去年就有3项成果获得集团以上创新成果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