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16|回复: 13

我眼中的维修工:成果很美,过程艰辛

发表于 2013-7-17 20:41: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您眼中的维修工接人待物怎样?您觉得维修组和调车组之间工作配合怎样?您会用怎样的一句话评价维修组……”7月16日下午,在汉中车务段勉西火车站运转班组,笔者抛出题,让大家对朝夕相伴的工友们“吐吐槽

   “减速顶工区6名维修工既是另类的‘粗人’,又是成功逆袭的‘超人’”运转一班值班员耿建军说,“不容易呀,技改、创新的成果很美,但过程的确艰辛!”

    10前,勉西调车场作业由人工铁鞋制动改为减速顶制动,6名年龄较大、责任心强调车长 “退役”,转岗到减速顶工区从事减速顶维修工作。汉中车务段近2000名职工,就只有这么一个维修组,也只有勉西站有维修工这个岗位,可以说是千里挑一。

    文化程度不高、技术缺乏、年龄普遍较大,他们也自嘲是“粗人”。人过四十不学艺。当时,这6位师傅年近40岁40岁才开始干维修,会不会入门太晚?能干好维修吗?减速顶的安全系数可是与职工生命安全、与调车安全息息相关。不仅大家对这个中途改行的组合感觉悬乎,说实话,连维修工自己也没底。

   多年来,他们一边在现场摸爬滚打积累维护、检修的经验,一边向减速顶生产厂家的师傅们拜师学艺,并多方请教当地有名的技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不仅完全胜任减速顶保养维修工作,还通过技术革新,解决了多项减速顶使用问题,经厂家验收采纳有效延长减速顶使用寿命。能吃苦、爱钻研,连减速顶厂家对些所谓的粗人们都刮目相看  

   “这是一群‘拼命三郎’,手艺好、干活认真,就是有点木讷,或许天天跟机器、配件打交道,让他们不太擅长和其他员工交流,跟社会上开店搞维修的生意人不同......”调车长张拥军娓娓而谈

    修组日勤班制白天上班,晚上休息看起来比倒班制职工轻松,没有直接的安全压力,工作环境相对运转班组要宽松许多开始,有几个年轻人想去减速顶工区,现场体验了没几天,又都打了退堂鼓。理由是有一个“拼命三郎”组长焦天敏就行了,哪想到“叔伯团”个个都能“拼”

    维修组没有特殊的待遇和特权有时为了搞技改、赶维修活件,还得加班加点。今年年初,为了完成所有电磁阀的技术改造,焦天敏和其他5名维修工连续2天2夜没合眼。

    6名维修人员遇事较真,现场出现问题后,必须当天解决,白天不行连着晚上处理,决不让问题过夜;一个人能力不足,就由攻关组立案攻关。遇到技术攻关组也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就长途电话打到上海调速中心去请教专家接受远程技术辅导。技改或维修成果在现场试验后,及时将结果反馈到上海

   如此往复沟通,也成了提升技能的渠道。数年下来,焦天和自己的团队真正成为减速顶维修高手上海调速中心焦天“又爱又怕”。怕:事多、较真、不找到症结,不找到解决办法不罢休;爱,这个看似大老粗的人,心思灵巧、是现场成长起来的技术大拿,能给厂家提供很好的革新建议

     “说实话,焦师傅也挺犯愁的,因为还没有带出得意的徒弟。再有几年,维修工们会相继退休,如果不及时培育接班人,减速顶维修队伍将出现断层。”耿建军叹口气说,“现在能吃苦、能耐住寂寞钻研技术的年轻人少了。不过,在大家的建议下,车站已决定从青工里面定向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7 20:47:31 | 查看全部
小稿敬上,请各位老师指导。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7 21:20:34 | 查看全部
老师写的很细,学习并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7 21:24:5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07:25:16 | 查看全部
学习穆老师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10:08:19 | 查看全部
学习穆老师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13:00:04 | 查看全部
学习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14:50:42 | 查看全部

回 2楼(一碗清水) 的帖子

谢谢老师关注,还请多提宝贵意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14:54:05 | 查看全部
学习老师文章,笔者曾是一名维修工,不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14:54:38 | 查看全部

回 3楼(玉友) 的帖子

谢谢“玉友”老师关注,我刚刚做了完善修改,还请多提宝贵意见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