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981年,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建成投产,主要设备从美国、英国等8个国家引进,面对着一台台先进的外国设备,矿井工人望而却步,一些外国专家带着傲慢与不屑的眼神对他们进行培训。
20年多年来,兴隆庄煤矿顺利完成了以“主井提升机电控系统改造”、“缓倾斜特厚煤层高产高效成套技术与装备研究”、“600万吨综放工作面设备配套与技术研究”为核心内容科技攻关任务,其中,综采放顶煤和两柱掩护式综采放顶煤支架两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外采矿技术空白,不但推动了矿井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而且为中国煤炭行业实现由引进技术转为向海外输出技术的历史性突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代表集团公司走出国门,成功对接南田煤矿,开始了对澳大利亚的战略资源开发,圆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煤矿工人半个世纪的梦想。
20年多年来,兴隆庄煤矿全矿自上到下拧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坚持走“科技兴矿,科技发展”之路,他们加快企业员工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员工提供学习平台,广泛组织开展岗位技能比武、创新创效、小改小革等群众性的技能培训与技术创新活动,先后制定了“优秀岗位能手”、“实名操作法”、“创新示范岗”等评选考核标准。建立了以“学”为基础,以“练”为根本,以“比”为手段,以“提高”为目的的“学练树”活动长效机制,涌现出了第一个享受政府津贴的工人技师高兴亮等一大批学习型、创新型职工。截止到2007年底,企业员工高层次人才逐渐增多,中高级工、技师由原来的32人提高到1726人,大专以上学历职工由916人提高到3416人,自主培养了62名工程硕士。
20年多年后,一批批来自发达国家篮眼碧发的外籍员工来到矿山,他们带着诸多不解与疑惑的眼神不断地提问求教,而授课的却是兴隆庄矿土生土长的中国矿工。(董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