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党陆甜
2杨艳荣
3大同雷锋车队
4离石爱心妈妈团队
5上官军乐
6马巍然
7石宝吉
8赵水林 ▲英勇救人,不幸遇难。此为赵水林生前照片。 9李天恩
颁奖词:善美接力
平凡的人们凝聚起不平凡的力量,温暖的传递,谱写着朴实无华、弥足珍贵的时代乐章。身边好人的善美接力,是传统美德的流淌与张扬。
谢谢好心人
记者:你的衣服很漂亮,谁给你买的?
党陆甜:毛衣是叔叔买的,裤子是一位志愿者姐姐给买的。这是我第二次来太原,上次就是志愿者姐姐带我来的。谢谢帮助我的志愿者和好心人。
记者:陆师傅(党陆甜叔叔),孩子现在户口问题也都解决了,您现在最大的希望是什么?
党陆甜叔叔:我最大的希望就是甜甜能够健康成长,珍惜好心人的爱心,努力学习,懂得感恩。甜甜虽然是抱养来的,但我希望她和别的孩子一样,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虽然家里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但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关注和帮助,让我和甜甜以及老母亲有了努力生活下去的勇气。
呆在社区感觉真好
记者:对您来说,完全可以赋闲在家颐养天年了,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呢?
杨艳荣:开始就是因为闲不住,找点事做,到后来就“欲罢不能”了。时间长了,“管闲事”的毛病就改不了了。说到底还是喜欢吧,喜欢的事情,再难也愿意去尝试,愿意去努力。
记者:据了解,您刚刚在新的一届选举中再次连任,对未来几年的社区工作有什么想法吗?
杨艳荣:我老了,按说该歇歇了,可社区居民不同意,又把我推上来了。不过从北京回来之后(去北京参加十八大),我确实对我们社区又有了一些具体的想法,比如便民服务要深入家庭、构建美丽社区等等,明年我们会把这些落实到实处,为社区老百姓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学雷锋已经成了习惯
记者:8年来,车队共计做好事两千多件,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件?
大同雷锋车队:印象最深的是在2007年4月,队员贾四平在恒山等活的时候,救助扭了脚的美国游客怀特。贾四平不仅把他送到医院,还在救护室精心照料。几个月后,在大同某宾馆的前厅,另一位美国客人拿出我们的名片用生硬的中国话告诉工作人员,他要找 “雷锋”。他是怀特的朋友,来中国旅游前,怀特把雷锋车队的名片给了他,叮嘱他到大同就找“雷锋”。这件事让我们觉得,只要我们热忱服务,客人就能够信赖我们。
记者:雷锋车队能坚持到今天靠的是什么?
大同雷锋车队:靠的就是助人为乐、不求回报的雷锋精神,学雷锋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
留守儿童需要“母爱”
记者:“爱心妈妈”活动是离石区妇联发起的活动,面对“红头文件”,当初是踊跃参加还是不得已而为之?
离石爱心妈妈团队:活动源于去年“六一”儿童节的一次“大手拉小手”活动,看到那些缺乏亲人关爱、缺乏亲情滋养的留守、单亲儿童,我们觉得他们需要我们的关爱,而我们这些爱心妈妈们,有很多人也都有同样的经历。如今,我们已经有100多位爱心妈妈了。
记者:这些孩子们更需要什么?
离石爱心妈妈团队:这些孩子们家庭都很困难,也许有人会认为,关爱他们就是给他们送一些吃的穿的,仅此而已。但如果只做这些,那就不能称之为“爱心”,孩子们更需要得到母爱的呵护,得到温暖和鼓励。现在有很多孩子已经融入了我们的家庭,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慈善路我会一直走下去
记者:做慈善有没有不被理解?
上官军乐:有。刚开始时,有质疑的、有说风凉话的,还有谩骂的,有些更是莫名其妙。就“周行一善”,有网友质疑“假如这个事情没有炒火,会不会拿出这个钱来”,而我只是觉得受助者可怜,需要得到帮助,根本没有想过会不会炒火。
记者:现在,还有质疑声吗?
上官军乐:目前基本上没有质疑声了,慈善这条路,我会一直坚持走下去。
记者:有没有想过,有一天要得到受助者的回报?
上官军乐:我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但是那些得到救助的孩子们,逢年过节就给我发个祝福的短信,打个问候的电话,我就觉得我做的这些事情值得。
想让大同多些文化气质
记者:这些年,你为大同市民引进这么多高端艺术,打造了这么多文化品牌,不怕别人说你作秀啊?
马巍然:人在世上,只要想做点事,就难免有人议论。如果瞻前顾后,必将一事无成。我这人做事,首先要过得了自己的关,只要问心无愧,就一定坚持走下去。市民的素质,决定城市的品质,我想让大同多一些文化的气息。
记者:你投巨资打造“市民大讲堂”,很多人不解,这似乎超出了一个企业家的范畴?
马巍然:我对“市民大讲堂”的定位,就是一个市民沙龙,通过各种高端讲座,让市民免费听免费交流。
老百姓是我们的根
记者:有人说你铁腕,有人说你亲民,究竟哪个是你?
石宝吉:都是。面对有困难的普通老百姓,如果咱们恶声恶气,那就有点忘本了。我们每个人,根子都是百姓。
我的办公室,经常坐着上访求助的百姓,看见他们,我经常想到我的母亲。我的父亲早逝,母亲一人拉扯我们兄弟姐妹,为了给我们办户口,母亲整整跑了8年,直到现在,我经常想起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眼睛哭得通红的样子。每一个老百姓,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一定要对他们好,真正尽到警察的职责!
但是对待犯罪分子,如果心慈手软,就是对犯罪的纵容,也是对老百姓的不负责任。
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落水不管
记者:赵水林不会游泳,很多人想知道当时他为什么要下水救人,甚至因此不幸牺牲。作为他的父亲,您觉得他当时怎样想的?
赵水林父亲赵保申:路过了,看见孩子掉到水里,谁都不能见死不救,我觉得他就是这么想的,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落水不管。
记者:赵水林从小有什么梦想吗?
赵水林的父亲赵保申:他曾经梦想把自己的火烧铺经营好。
记者:河北人说,您培养出来一个好儿子。平时家里怎么教育孩子的?
赵水林父亲赵保申:我们农村人也不讲什么教育,基本上都是看大人怎么做,孩子学着来。我只知道低头干活,他也只知道埋头干活,做人最重要的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儿子做到了!
一袋血可能会救活一个人
记者:很多人都对献血有顾虑,尤其是第一次献血。你当时为什么会走上献血车?
李天恩:第一次献血是在1998年4月,当时央视的一则公益广告吸引了我,宣传口号是“为救助人生命,请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我觉得献血,可以能让自己像医生一样帮助别人。
记者:现在无偿献血的人越来越多,但像你这样常年义务献血的人并不多,是什么支撑你这么多年坚持献血的?
李天恩:其实,像我这样的人有很多。献血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还能帮助别人,很有可能一袋血,就能救活一个人。
本报记者 郭风情 岳威 王小强 胡丽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