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高考分数出来后,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埋头苦读十多年的学子们来说,纵然明白读书并非唯一的出路,但多年来沉浸书本,总是想攀上教育的高峰——进一所好大学,继续学习、深造。
据调查,现在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将面临与大学擦肩而过的现实,有的是分数不够,有的是选不了理想的专业。进,是给理想留点遗憾,将就而行;退,是重回高三,一年后再上战场。何去何从?是继续,还是重来?这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了许多考生和家长面前。
从头再来,必须坚定
[应届生]
霞琳是今年应届毕业生,高考成绩出来后,霞琳并未感到任何轻松,她是文科生,510分的成绩,上个好一点的二本并不成问题,其实对于不少学子来说,已经算是很好的结果。但她并不这么看。“从高一开始,我就给自己设定了目标,必须考一本,只有一本,没有其他。”霞琳很坚决。
霞琳家中经营一家副食店,经济条件一般。同学们说,她是个心高气傲的姑娘,平时就很要强,对于这个决定,他们并不惊讶。况且,她所就读的中学是我市一家重点高中,考上一本的人多如牛毛,并不稀奇。“其实考完之后,我就有预感,一本很悬,果然。”霞琳说,她现在已经开始收拾书本了,准备最后轻松一段时间,从7月份开始,再次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中。
对于女儿的决定,父母的态度很中肯,“路是她自己选的,随她吧。”
索性有些学校在招收复读生收费时,是按照高考分数来的,霞琳的分数不错,在经济上,家里人压力并不大。
[往届生]
和霞琳情况类似的,还有2008届考生小娟。小娟在离一本分数线还差几分时,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复读。
2008年高考分数出来后,小娟填了武汉的一所二本院校,6月底,小娟应武汉朋友之邀去玩,也去了所填写的学校提前考察,回荆州前,朋友带她去武汉大学玩,回来后,小娟想法就变了:复读,重新考!
“名牌大学就是名牌大学,氛围根本没法比,我读了那么多年书,就想到好的学校继续求学。”小娟是真心热爱学习知识的姑娘,读书对于她来说,除了就业,更像是一种修行。
一年后,小娟如愿以偿考上了一所好学校。通过大学四年的努力,她已经被保研了。今年9月,她将踏上新的求学路程。
我该复读吗?纠结
[应届生]
大明是应届毕业的理科生,今年考了420多分,二本,够不上;三本,不想去;复读,没毅力;不复读,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并没什么宏图大志非名牌大学不上,也不是那种没考好就要死要活的人,他纠结的是学费。
大明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还有个姐姐,为了供他念书,家里承受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现在他考上了三本,三本院校的学费,一年就是上万元,他不肯待在荆州,别的城市物价又高,过一年肯定还要买电脑,杂七杂八的费用算下来,大明不忍心父母再为钱操心。可是他也清楚,自己的学习实力,就算复读一年,也不见得能考上二本。他也想过,要不读专科算了,可又说服不了自己,不甘心呐,凭啥在学历上比人矮了一截?对于他的决定,父母表示让他自己决定。可大明现在很纠结,到底复不复读呢?
[往届生]
丽丽是2010年参加的高考,三本分数线刚过,对于复不复读这个问题,她将决定权交给家人,家人将她送到公安一所中学复读。
丽丽是理科生,她语文学得好,但就是不具备那根学习理科的神经。其实她并不清楚自己是否想复读,家人让她去,她就去了。她纠结的是复读文科还是理科。
不得不说,丽丽很有读文科的天赋,写得一手好文章,对文史有浓厚的兴趣。复读文科,一切就从头开始,借助的只有天分和一腔热情;复读理科,有三年并不稳定的基础。思前想后,她还是选择延续理科。
次年高考,成绩出来后,丽丽一点都不惊讶,还是那一点点分,离二本线还有好大一截。对于她来说,复读的意义就是从次一点的三本跳到了好一点的三本,消耗的代价,则是一整年的青春。
绝不,没必要浪费青春
[应届生]
小佳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离二本分数线还差30分左右,二本是肯定上不了了,上三本,她没想过,复读,小佳完全没有这样的打算。思前想后,小佳决定填报一个好一点的专科。和别人一心想读好学校的孩子不同,她的眼光放在了日后找工作上,更看重学校的发展潜力和就业率。“读书到最后,还不是要找工作?”小佳觉得,在就业率高的大学读书比复读一年有用。
这段时间,老师和家人一起帮她参考,觉得武汉一所专科学院不错,就业率较高,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都接近二本线,她在网上与这所学校的学生联系交流,觉得这所专科学校比起很多三本还好一些。小佳准备填报这所院校的王牌专业。
[往届生]
敏敏今年大学毕业,一个很不咋地的专科院校,去年11月,同学们各自找地方实习,但敏敏已经去了某个城市的电视台,成为了一名正式员工。
敏敏当年高考才考了300多分,复读无望,不如好好规划以后。进入大学后,她参加各种征文比赛,每年寒暑假都在大媒体里实习,得到不少资深媒体人的推荐,大二下学期,她去了那个电视台,实习结束后,表现优秀的敏敏破格签约了。一位领导说,电视台里专科生很少很少,没毕业就签合同几乎没有,她能留下来,全凭实力。
用网上的话说:再差的大学也可以努力,再好的大学也充斥着堕落。未来的路,一直都靠自身的努力。
来源:江汉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