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45|回复: 4

【中立】探亲假规定应与时俱进

发表于 2013-7-19 07:31: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探亲假规定应与时俱进
北京市20位市民竟然有14位被采访的市民表示根本不知道探亲假,在我看来实属正常,笔者在人事部门工作,一个单位300多人,一年中难见有人请探亲假。探亲假美其名曰,是劳动者探望亲人的假期,在“常回家看看”条款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并已经执行的当下,按理说休探亲假,回家探望亲人应成为每个劳动者都应享受到的权利。
探亲假徒有其名,在我看来,原因有三:一是探亲假的规定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格格不入。1981年公布并施行的《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是计划经济时代“产物”,当时没有双休日、带薪休假等规定,重要的是当时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探亲假的出台有其必要性。30多年过去了,现在有的双休日、带薪休假制度,为人们探亲提供了可能,现在的交通发展、各种通信工具应运而生,为人们信息沟通交流方便提供方便。二是,《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其中规定了适用范围: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配偶的待遇;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待遇。但是,职工与父亲或与母亲一方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现在事业单位、企业实行的是聘任制,早已打破了“钱饭碗”,没有了“固定职工”这一称谓,对于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可以称为“固定职工”,所以他们还有这一福利,而在企业里的劳动者,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劳动者难以享受到探亲假,探亲假成了部分人的权利,难言公平性。三是劳动者享受探亲假,付出的成本较大,如员工要考虑请假后的工资待遇、评先选优、个人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请了探亲假,员工要扣发部分津贴奖金、影响到个人的未来发展等等,员工衡量得与失之后,做出理性选择,失去大于得到,探亲假不是享受是“处罚”,谁还愿意请探亲假?
探亲假的“规定”不能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并且已经不合时宜,法律规定应与时俱进,才能消除种种障碍、落实到位,让劳动者“常回家看看”有保障。我以为,不妨对探亲假之“规定”进行重新规定,一种办法是,对《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进行重新修订,使其适用范围、具体规定等符合当代社会要求,并且强制执行,不让“常回家看看”望而却步;另一种办法是,对《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废止,将劳动者的探亲权落实到带薪休假制度中,延长带薪休假时间,并且出台硬性措施、加强执法检查,保障带薪休假这一基本法定权利,成为劳动者的人人都能享受的福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9 09:17:03 | 查看全部
学习老师文章,老师文章分析的很到位。
有一点建议,老师文章中的第二条把探亲对象落脚在配偶,显然是有点窄,应该进一步拓展到父母。因为新闻事件的开头是将“常回家看看”条款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通常指的是父母,目的是给异地工作的员工一个为父母尽孝的机会。
个见哈!不一定正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9 10:09:02 | 查看全部
欢迎参加本期事评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9 12:35:37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楼一碗清水于2013-07-19 09:17发表的  :
学习老师文章,老师文章分析的很到位。
有一点建议,老师文章中的第二条把探亲对象落脚在配偶,显然是有点窄,应该进一步拓展到父母。因为新闻事件的开头是将“常回家看看”条款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通常指的是父母,目的是给异地工作的员工一个为父母尽孝的机会。
个见哈!不一定正确。 谢谢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9 23:42:49 | 查看全部
名存实亡的探亲假制度,必须要重新修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