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8|回复: 0

深圳可以像东京那样,将美学、艺术、价值观都放在街道上吗?

发表于 2013-7-23 10:30: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它是效率冠军,是谦虚典范。它对每一件事情都要周密计划,喜欢事情来龙去脉一目了然,它一丝不苟井井有条,它总是试图将自己的激情与冲动置于理智之下,它崇尚尽善尽美,它敏感……我们用来形容处女座的一切词汇与句子都可以作为一座“奇葩”城市的前缀。这就是处女座东京。而在总是爱低估自己的处女座之前,是喜欢总是爱高估自己的狮子座。内心沸腾着强烈的激情,不愿置身于平庸之中,喜欢追逐奢华生活,而这亦如是给深圳城市性格天生的描摹。

   但星座性格并不是城市的精准刻画,而事实上,“深圳中心走读国际大都会”专家团队在走读东京的过程中,感受到它除了处女座“傲娇”清高之外的其他可爱。它崇尚秩序并不代表着它不人性,它讲究效率并不代表着它冰冷,相反,它丰盛、温暖,甚至还因为有些许两面三刀的小虚伪而显得真实。而对于深圳而言,或许如何在疯狂的追逐效率与成功之余,关注下如何让效率温暖,如何让秩序丰盛,抑或是东京能给深圳带来的最大启发。

   东京 六本木可见都市里“自然的地貌”

   深圳 高密度城市就是石屎森林

   “如果你热爱自然,请搬到摩天大楼里,如果你热爱地球,请搬到城市里。”当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企图从环保主义的角度打破人们长久以来对于城市生活的诸多误解的时候,在东京,在他的样本城市中,却有这样的一个地方,它直接模糊了都市与自然的界限。这里就是东京六本木。

   在以类似黄色砂石建造而成六本木的中心,是一个广场。在广场的中心爬着一只硕大的蜘蛛。在它的脚下站着,仰视,穿过它镂空的身体,可以看到这个城市的天空被割裂成其他的纹饰。

   或许有些时候,仰头看到的天空才能让我们看到这个城市的真实形态———有经济能力乘坐直升机航拍城市的人除外。有些城市的天空只有一线天,有些城市的天空像一片空洞的草原,而有些城市的天空则充满着抑扬顿挫、起承转合。在六本木,这一点尤其特别。在这里,能看到峡谷般的细小天空,能看到草原般的广阔天空,能看到森林里悉悉索索被洒下来的阳光……而这一切都跟地面上城市成对称图形,天空就像是城市的影子,它的几何图形让你绝不会疏漏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

   正如走读专家、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冯原所说,“六本木创造了一个都市森林和一个都市峡谷。它把我们对自然地貌的一种体验特征跟城市中的购物、休闲、和办公的特征混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竖向的、多样化的、可体验的、可游性很强的综合性空间。”冯原说,“六本木创造了一个不同于过往的项目的特征,它变成了一个具有反常规地貌体征的,创造了一些洞穴和峡谷,使得人在里面可以在不同的光线层、在不同的层高上面去体验,甚至也创造了一个都市迷宫。”

   走读专家、深圳市都会城市研究院院长高海燕认为,深圳中心和六本木具有很强的相似性,“都是一个城市的更新项目,需要在传统的城区内拓展一个新的城市生长的空间或者新的城市创造的空间;其次,都是一个高密度的地区,也是紧缩式的开发模式,就是在一个地块上,要能够充分通过高密度的开发方式形成综合的、立体的、多元的生活空间。”高海燕说。

   深圳中心项目开发方金地大百汇营销部副总经理黄晓雯亦表示,真正的综合体,并不只是简单商业、写字楼、公寓、酒店、广场、艺术中心等功能相加,而是要功能融合、产生互补和相互提升。“六本木对深圳中心项目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应该从提供一种便利的场所设计开始。高效设计的出发点其实就是便利。”

   深圳中心亦在给深圳城市描绘一幅完美都会生活的蓝图。正如黄晓雯所说,“巍然耸立的标志性摩天大楼、优雅时尚的O N E A V E N U E街区、高端奢华的购物中心、近在咫尺的设计艺术中心、文天祥纪念馆、书店、独具匠心的雕塑艺术品、各式各样的趣味广场、赏心悦目的空中艺术天桥、遍布室内外可闲坐休憩的街区空间,以及妆容精致的时尚女性、叱咤商界的领袖精英、随处嬉笑奔跑的天真孩子……在这里,任何人都可以找到能让自己舒服待着的一席之地。这就是城市综合体最大的魅力和精华所在。”

   金地大百汇营销部总经理熊传新认为,无论银座大街还是六本木,它们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都满足都市里的人多元的需求;银座大街没有因为六本木的崛起而衰落,六本木也没有因为银座大街的存在而门庭冷落,它们都是对大都会复杂生活方式的不同选择而已;也只有不同形式的存在,都市才有无穷的魅力和活力。“银座大街漫步充斥眼球的满是都市的欲望和商业赤裸裸的展示,但这就日本深入骨髓的文化特征,吸引全球的游客来此;六本木是现在‘紧缩都市’非常完美的范本,将都市主要的功能有机融合一起;银座和六本木代表日本的两种极端,也许这就是对什么都追求极致的日本。”熊传新说。

   东京 将美学、艺术、价值观都放在街道上

   深圳 深圳中心要把与生活相关的各种元素都汇聚在街上

   东京的生活似乎受制于周密的规章管理,就像天体运行一样平静,但你一旦到达这个城市就会感觉到这种规章的真实存在。每个人都像是精密仪器中的一枚齿轮,即便你这枚外来侵入的齿轮也一并运行在同一节律之中。这就是一个城市强大的气场。

   而你,作为一个普通游客而言,感受这强大气场的当然不可能是民宅,而更多的是在街道。

   在表参道,路两旁的榉木熠熠发光。围绕着绿化带的扶手座椅也被摩擦出铜的光泽。这些光泽与LV、A rm ani、Prada、Chanel这些出自大牌建筑师之手的建筑、橱窗设计相比,丝毫不逊色。正如高海燕所说,“这是一条有腔调的街道。它有很强的游憩性,它具有现代城市街道稀缺的绿树成荫,它有带来视觉与体验变化的坡度。”

   表参道的这种腔调还不仅存留于街道上,在建筑的内部、顶层亦是如此。在T okyuPlaza的顶楼平台花园就把路边的林荫引入到高楼平台之上。林荫大道的颜色、温度、感受、腔调都被延续。似乎只要你在这条街道上走过,你可以忘却街边名牌店,忘却街角的咖啡馆,忘掉坐在扶手上排队的人群,却忘不掉它遗留在你视网膜上的那一层绿色。

   这条街上的吸烟装置被走读专家冯原盛赞,因为在这个可以吸烟、可以提供W IFI、可以转化太阳能的吸烟装置之上,还有“表参道宪章”。街道的价值观在这里发芽。这个装置就像是一个打开的窗户,其他逛街的市民抑或是是游客可能会在那一霎那觉醒,最起码可以找寻到一条共同的路在行走。它在一个巨大的商业环境下体现出凝神沉思者的力量。这里或许就是一个庞大的都市价值的胚胎。

   而在深圳,提及购物,我们所能想到的是以万象城为代表的各种购物中心。有数据称,2017年,深圳将规划建有1781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我们该为这前赴后继的购物中心欢呼吗?难以想象,如果只是单调的购物中心模式的简单复制,它是否能构建出一个丰富且多元的城市生活?

   而深圳中心则有野心打破这种单调的都市生活。据黄晓雯透露,深圳中心要把美学放在街道上、把艺术放在街道上、把娱乐放在街道上、把购物放在街上、把教育放在街道上,甚至把品位放在街上……把生活相关的各种元素都汇聚在街上。“打造一条尺度‘既不拥挤,也不空旷’的街道。商业街道的体验感和参与性,正是深圳中心商业规划设计考虑的重点。”黄晓雯说,“规划设计的800米品牌森林大街O N E A V E N U E,这条商业街就像巴黎的蒙田大街、东京的表参道一样拥有宜人的尺度、丰富的品牌和美丽的树木,造成未来深圳时尚生活的目的地,而不只是购物场所。顾客可以购物,可以在咖啡厅或茶馆发发呆,可以在米其林餐厅吃一顿丰盛的晚宴,也可以在街边欣赏一下公共艺术或广场活动,去艺术馆和博物馆看一场展览,去书店听听文化讲座。可以呆得时间长,也可以呆得时间短;可以选择花钱,也可以选择不花钱,但都是时尚的、有品位的。”

   东京 艺术中心、博物馆就在购物中心旁

   深圳 艺术中心如何打破朝圣的神话?

   与走读前两站伦敦、巴黎,人们爱在艺术中心、博物馆旁安顿自己的嗜太阳的身体不同,在东京,艺术中心与博物馆不是海滩,果真还是有艺术空间的严肃范儿。实际上,在伦敦,在巴黎,人们不过是把艺术中心与博物馆与其他任何一个广场、海滩、公园、草地等同,而在东京,这艺术中心与博物馆的内涵还是等同于那两个充满着仪式感的字——— 参观。

   在六本木的“丘陵峡谷”中间有一个圆桶型的建筑,那就是森美术馆。钻进那树洞一样的建筑,你可以进入到草间弥生与“初音未来”创造的世界。而在东京中城的星巴克旁就是“富士胶片广场”,你可以喝完咖啡,顺便转个弯就跌入了光影技术的前世与今生,在中城大厦的楼内藏匿着的就是三得利美术馆,在购物中心内购完物,就可以顺势溜进回廊另一侧的美术馆……

   “这里是传统的商业开发项目与艺术的高度结合。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对各种目的地的一种整合,并且对整个商业场所它的人群的组织有了更多复杂性。对人们抵达这里的目的有了更多的整合性。”高海燕说,“如果仅仅作为一个场所的存在,人群半径是有限的。而作为一个艺术场所的存在,它的人群半径几乎是没有规律的,是有更大范围的。我觉得艺术场所和消费场所之间是相得益彰、互相补充。”

   而在高海燕看来,深圳的城市综合体以及中国的城市综合体具有很强烈的中国现阶段的文化心理,就是功利化、商业化、简单化、直接化,就是简单、直接、粗暴。“就是越大的城市综合体,越有能力去整合人们的目的,因为你有足够的空间安排来实现这种交叉的可能性。”高海燕对于深圳中心项目充满着期许。“文化场所的布局,文化体验空间的安排,它能将深圳中心提升为一个城市平台。这不仅仅是消费的积极分子的抵达,更是能吸引城市创业人群的抵达、文化经营的抵达。”

   黄晓雯表示,深圳中心将为城市打造最具活力的公共空间、最丰富的文化体验以及优秀的艺术文化与休憩设施,使日常生活空间拥有高品质的艺术氛围,“我们希望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而不是一种刻意的、短期的行为。”

   不论是六本木、中城,抑或是表参道,它们都如同一个微小的城市细胞,越来越大,慢慢地构成一个同样血脉的城市,它们像是在织一张城市的网。正如爱德华·格莱泽所说的,“成功的城市总是拥有大量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并有能力给自己所特有的空间作出定义。”而它们则是东京的各个层次的方式。当然,或许我们的记忆也在夸张,反复重复着各种符号,以肯定这个城市价值与性格的存在。但,我们希望深圳中心亦能给这座城市的民众以及游客有如此之丰盛的符号,成就这个城市精神的图腾。正如熊传新所说的,期望深圳中心将来成为“最深圳”的地方,是代表深圳特性的都市文明示范样本区,形成“时间文化标志、场所精神标杆、都市朝圣之地”,是1500万深圳市民的引以为傲的地方,它“开放、包容、活力、融合、艺术、现代、优雅”;更是能成为推动深圳由大城市向大都市进化的划时代的样板区。
   来源:南方都市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