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87|回复: 4

懂理论,有技术,善沟通的维修工永远不过时

发表于 2013-7-24 08:00: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懂理论,有技术,善沟通的维修工永远不过时

■西安铁路局西安东车辆段  胡小文

   自今年7月份以来,班组天地就维修工话题进行了持续报道,这在班组维修工中引发了强烈反响,有的维修工通过报道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暗下决心改正问题,有的维修工则通过了解其他行业维修工好的做法,决定以后在工作中加以借鉴运用,而更多的维修工则认为,维修工系列报道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困惑,很感谢班组天地,把问题说出来,大家探讨下,心里感觉好多了,不仅解了疑惑,而且更加坚定了干好维修工信心。
   当笔者带着维修工如果真成了换件工,那么维修工还有未来么?将来维修工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工种?学技术还能吸引人吗?这些问题一同与维修工探讨交流时,有着十余年设备维修经验的维修工靳振辉说:“维修工变成了换件工,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也反映了科技的进步,过去设备大都是纯机械的,即使某个配件发生了故障,只要把配件拆卸下来,照着配件画张图纸,找个车床就能加工出来,可现在你再看看咱段轮对加修库哪还有什么纯机械设备,都是数控设备,集成化、数控化程度越来越高,而我们一些维修工没有很好地适应技术发展,还停留在原始的维修模式上,再加上对维修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从而造成了维修工变成了换件工的尴尬境遇。”
   设备车间机修班组高级技师葛建国不仅设备维修技术好,同时也是设备革新能手,对于目前维修工的现状,葛建国认为目前维修工也正在面临着知识结构转型,早期维修工大都是经验型维修,那时有文化有知识的维修工不多,维修资料也不完善,设备型号也比较单一,修理方式也是以节约修复为主,那个阶段一般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技术的培训,所以,那一代维修工虽然动手能力强但缺乏理论知识,对于新设备解决就比较难。而如今,随着新设备不断进入市场,新技术也不断的在新设备上运用,维修工的技术知识的更新不断的加快,尤其是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除了掌握理论知识、实战经验以外,为了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必须借助于强大的信息库,大家相互沟通才能把自己没有碰到的问题尽快的解决。
   纵有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刚加入维修工队伍不久的青工陈强认为,目前高技能的维修工在社会上还是很受欢迎的,最初选择维修工岗位的时候也曾受到这样的影响,之所以会出现维修工变成换件工既不能简单地归结于维修工,也不能归结于企业管理,可以说两方面都需要进行反思和调整,对于维修工来说要有行业操守,能用最小代价修复的绝不能图省事简单地换件,而对于企业来说则需要对维修工有一个科学有效的绩效核定,让那些依靠高超技艺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维修工的权益得到最大保护,要让每一位维修工认识到同样是修复,采取科学手段创新性维修的永远都是企业推崇的,要形成一种相互比拼的良性互动态势。
   说起维修工的未来,设备维修车间主任黄亚林说道,现在有车一族越来越多,大家可能都经历过车辆维修保养吧,4S店作为舶来品能受到消费者的推崇,就是因为4S店是一种以“四位一体”(整车销售、零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为核心的汽车维修经营模式,它的优势就在于信誉度高、技术支撑强、服务保障强以及个性化服务,这也为我们维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因此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打造“四位一体”维修模式或许为我们的维修工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
   依笔者所在的企业为例,维修工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仅2012年维修工自制设备就有15台,为企业节约设备采购费用200余万元,同时维修工通过设备革新改造为企业节约维修支出52.39万元。只要有设备在运转,就离不开维修工的维护和保养,越是掌握核心技术的维修工越是受到企业的推崇,因此做一名懂理论,有技术,善沟通的维修工永远不过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4 09:23:4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4 10:55:55 | 查看全部
只要有设备在运转,就离不开维修工的维护和保养,越是掌握核心技术的维修工越是受到企业的推崇,因此做一名懂理论,有技术,善沟通的维修工永远不过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4 12:26:25 | 查看全部
经验之谈,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5 09:05:42 | 查看全部
前来支持和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