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天地连续几期关于维修工的讨论,将本是默默无闻的维修工,推到了风口浪尖。维修工的爱与愁,喜与哀,已逐渐成为能否爱岗敬业的标识。带着思考7月24日笔者再次来到国网蒙东电力检修公司兴安分部变电检修班,听听维修工的真心话。
一、技术是赢得尊重的资本
24小时随叫随到的工作要求,对变电检修工来说却已是家常便饭。应该说,干检修工这一行,没有过硬的技术和顽强的意志真是干不了,但是干好与干坏,不仅仅由他们个人的主观意愿决定,只有通过弘扬这些平凡人的付出与价值,只有得到社会理解与尊重,各行各业的检修工作才会越干越好!变检维修工掌管着电力行业安全生产的主动脉,每一个看视不经眼的小失误都会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重大隐患。
王凤秋,一位有着31年变电检修工作经历的老维修工,他认为不管哪一行的维修工都是一样,随叫随到的工作性质让他们顾不上小家,工作又脏又累,三伏天满身是汗水,寒冬40度在室外拧个螺丝手都会冻。工作环境恶劣,工资待遇又不高,坚持下来的理由其实很简单,都干了大半辈子了,技术上也得心应手了,习惯了就不想换地方了。干维修这一行,技术过硬很重要,要想有所做为,赢来尊重,技术是关键、有了过硬的技术,领导和同事就会尊重我们的付出,再苦我们也开心!
二、维修工需要更多的后备人才
邹向阳,做了十八年变电维修工的带头人,他觉得面对脏、苦、累班员们有意见是正常现象。维修工们确实都很优秀,就拿我们来讲接触的设备大多是注油的,所以一个工作任务下来人人都是油渍麻花。工作环境也极其恶劣,比如处理10kV小车开关故障来说,在热的天也要“全副武装”钻进不足1平方米的空间工作,有时要连继几个小时。但这么多年下来,全班没有几个人叫苦的,维修的设备少说也有千十台了,给企业也确实节省了许多资金,可我们一直没有伸手向企业多要一分奖励,我们总认为这是责任而且知识是自己的,多掌握一些维修技能,心里就会多一份成就感。而且活干多了,领导心里都有数。现在最主要的是班内年青人太少,很多人不愿意干维修工这行,时间久了就形成了维修人才的青黄不接。
三、领导要重视维修落实待遇
通过谈话,笔者认为提高维修工群体的工作热情,是保证维修工队伍稳定的前提,企业要弘扬维修工不怕吃苦,努力专研的精神。提高并确立维修工群体在本企业中的重要地位,提高维修工的各种福利待遇,要在企业中重奖为本企业“修旧利废、技术创新”的一线维修工们,同时创造维修工们升迁的条件。其次要在企业形成新员工入厂先下维修一线的工作体系,让新员工感知维修工的辛苦和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的维修技能,为企业培养全能未来管理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