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李国瑞
在日常工作中,笔者发现有的基层队在贯彻学习规程措施时,大多是由技术员或值班队干拿着编制好的措施照本宣科一番,然后叫在场人员签上自己的名字便万事大吉了。措施如此强“灌”,似有不妥。
一份规程措施涵盖了工程量、安全事项、操作方法等诸多内容,少则几页,多则几十页,仅凭组织者照本宣科读一遍,员工即便是记忆力超强又能记下多少?即使有少部分员工能将规程措施的大概意思弄明白,但现在招工难,基层普遍面临劳动力不足,导致员工有可能今天在这个班组上班,明天就调到其他班组工作,而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什么工种该干些什么、怎样干,措施都编制得一清二楚,可员工频繁的变动,使措施的针对性大打折扣,由此造成措施在现场执行时走样。
规程措施是具体工程项目的指南针,它对项目的安全生产做了详细周到的要求和安排,只有按措施组织施工,才能不发生意外。要让措施在现场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需对其进行分解式处理。
首先,针对学。不要把所有人集中在一起学习措施,而是将与措施规定相关的岗位人员统一起来,然后再分别学习与各自责任田相关连的措施内容,切不可眉毛、胡子一起抓。这样就可以达到学好的目的。
其次,现场学。尽管分开学能针对不同员工,但措施毕竟还停留在纸上,没有实物为参照,员工则无法吃透措施实质。如果能在工作现场,对照工作环境、机电设备来讲解措施的安全事项和操作要领,其效果肯定比在学习室照本宣科要好得多。
最后,督查落实。长期以来,各级部门对规程措施编制是层层审核,逐级把关,哪怕是一个错别字也休想蒙混过关,可措施在现场落实却依然存在打折扣的情况。为此,只有加强执法监督力度,才能督促员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从而保障措施落到实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