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张建 宫宇 来源:齐鲁冶金网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脱下军装不忘军人本色,换上工装不丢部队传统,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行动续写着新的光荣,他们有着同样的品质:奉献,坚强,乐观。他们是莱钢设备检修战线上的“橄榄绿”,退伍不退色,把军人的好思想、好作风、好传统融合到工作中来,构成了十里钢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就是山钢集团莱钢设备检修中心的93名退伍军人。
今年47岁的张银泉是炼钢项目部股份炼钢作业区的一名安全员,这位退伍已经21年的“老军人”始终没有改变本色。检修中心成立后,曾干过20余年焊工的张银泉凭着不服输的干劲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干上了安全员的岗位。军人认真负责的精神让他干什么都坚持标准,令行禁止。一次,一名职工带着布手套操作气割设备,张银泉发现后立即制止并严肃地指出了错误,职工不服气,认为他小题大做,张银泉结合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案例耐心细致的讲危害,直到这名职工心服口服。炼钢检修作业危险性大,张银泉带领职工认真辨识转炉、熔融金属、行车等检修区域的危险源并亲自发放到每名职工手中,提高了职工安全作业的针对性;炼钢生产节奏快,每次检修、抢修,他都上平台、爬梯子、登行车,坚持到每个检修区域进行督查,一天下来,要跑近10公里的路程。7月14日,1号转炉年修,张银泉每天早晨7点准时到达现场,与工友们对现场危险源进行辨识确认,他每天在各检修点来回穿梭,一直到晚上7点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年修最后一天,等所有项目圆满结束后,张银泉才松了口气,高兴地一路小跑回家参加孩子的订婚仪式。
与“老军人”张银泉恪尽职守、严肃认真的作风相比,退伍前在武警黄金部队当警卫员时王世华就爱琢磨,养成了善于钻研、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今年35岁的王世华如今是轧钢项目部型钢轧材作业区宽带运行班班长。班内青工多,专业技能参差不齐,王世华利用业余时间利用废旧备件组装行车运行系统,创建了莱钢首个行车教学实验区,为班组青工钻业务、提技能搭建起了平台。他带领班组成员对作业区内的电动平车电缆卷筒进行改造,创造性的将电缆运动轨迹与“坦克链”原理相结合,不仅达到了预想效果,还延长了电缆使用寿命,有效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他在设备管理上提出并实施的“三专”管理模式和“24150”工作法,保证了设备故障停机率为零。近年来,王世华参与实施的技改项目近60余项,其中有50余项成果获技术创新奖。他本人多次被评为 “莱钢优秀班组长”、“莱芜市十佳班组长”等荣誉称号。
今年28岁的张倩是检修中心退伍军人中唯一的一名女兵,在部队当过通讯兵的她将军人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不怕苦、不服输的精神带到了岗位上,令人刮目相看。张倩所在的机电工程部电修作业区负责莱钢热线单位电机的修复,一天下午,热线单位的一台电机出现故障,张倩同前来作业区拉电机的职工面对成品区里近百台维修好的电机,一时竟找不到需要的型号。这件事让张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雷厉风行的她很快就琢磨出了一个为电机制作“身份证”的金点子,说干就干,她和工友们利用周末时间将作业区内待修及修好的电机重新分类,并将所有型号进行系统整理,制作了精致的识别卡,让每台电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证”,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气象色谱仪是通过采集变压器油样来检测设备的运行状况,面对这套十分精密的仪器,工友们面露难色,感觉无从下手。张倩在反复研究图纸资料的基础上,积极向厂家技术人员学习请教,并利用仪器大胆的对变压器油开展检测试验,许多次,手上、脸上、衣服上溅上了油渍,平时十分爱干净的她却全然不顾。经过反复试验,很快熟练掌握了该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成为作业区小有名气的“色谱专家”。
退伍,只是战场的转移,真正的战士,即使脱下军装,依然会保持军人的信念和勇敢。93名退伍军人犹如93面旗帜,在莱钢设备检修战线上发挥出了军人的本色和先锋模范作用,每一次急、难、险、重任务都有他们的身影,每一次练功比武都有他们的风采,他们用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自身的价值,践行着军人无悔的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