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生命如火,岁月如歌,在不知不觉中,告别军旅二十载。每次不经意的回忆,使我一次次感悟到人生的真谛,那军旅情、战友情,唤起了我对军旅生涯一段段美好的记忆。今天我虽离开军营,但那份经历早已融入了生命。
        20多年前的1990年11月,那时我刚刚年满18周岁。出于对军营的向往、对五星军徽的崇拜,我挥手洒泪告别家人亲友,乘坐着绿皮火车沿着山海关一路向着山东省淄博市,当上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车窗外,薄薄的积雪下,一片片碧绿的“韭菜”顽强的生长着,我知道,再接下来的三年军旅时光中,我也要向它一样,顽强拼搏成长。那时,我还在纳闷,种这么多韭菜吃不了不都烂了吗,后来才知道,那是麦子。
        人生,总是在无知中逐渐成长,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走进军营,学的第一支歌就是《战友》。每个人都放开了嗓子感抒着内心的情怀。新兵连三个月,摸爬滚打,一样都不能少。放松的身体刚刚进入梦乡,就被一阵“嘟嘟嘟嘟嘟嘟”紧急集合的哨音催醒。5公里的负重长跑下来,原本就本不结实的背包已经松散,班长手里拿着一路捡拾来的黄胶鞋、裤腰带被大家逐一认领。
        连队是在离城区20多公里的一座水库边,那里民风淳朴。连队的后山是一座果园,每到瓜熟蒂落的季节,这里便成了我们时常光顾的人间天堂。火热的军旅生活,锤炼了我们的身体,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凝聚了我们的友情。每天吃饭前的一支军歌伴着我们一路成长,在那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当兵尽义务,吃亏为人民。虽然我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和热血倾洒在了军营,但是我却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懂得了为人处世的道理;锻炼了处理协调工作的能力。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谈笑间,军旅的生活已成往事,岁月交替,年轮转换,20年光阴弹指即逝。科技的发达,让遥远变得不再遥远。当电话接通的那一刻,熟悉的声音一下子把记忆的年轮拉回到二十几年前的那个八一之夜,我们一起围坐在床头柜前把酒当歌。当电脑视频的小窗口连接上的那一瞬间,我们不禁慨叹,人生还有几个二十年。
        二十几年前,我们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三年之后,我们又各奔东西。二十多年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机遇和命运,造成我们各不相同的结局。也许有的战友春风得意,也许有的战友举步艰难,但自始至终没有改变的是战友之间的浓情厚意。当再次邂逅相遇时,依然能表现出难得的天真爽快,依然可以率真地互相交流。不加防范,不加掩饰,不带功利。战友之情,像酒一样,时间越长,愈醇厚、愈珍贵。
        难忘军营,我虽已回到生养我的故土,走向新的工作岗位,但我的心总是和军营相依。山路依旧,绿茵依旧,风雨依旧,大阳依旧,唯独我已不再是昨天的我。但军人的称谓是我永远的骄傲,军人的作风是我永远的财富,军人的生活是我永远的激情,军人的经历是我永远的荣誉。能变的是服饰,永远不变的是那——军人的魂!
        如果人生再让我选择,18岁那年,我一定还是在兵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