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18|回复: 4

【煤企改革开放30年征文】难以忘却的记忆

发表于 2008-10-14 18:42: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http://www.zgmtca.com.cn/News/Show.asp?id=5172

      70年代初,为响应国家三线建设,父亲随着诸多热血青年从黄河岸边的小镇来到渭北煤矿工作。从此,端上了铁饭碗,吃上了公家饭,成为一名井下采煤工人。一晃30年过去了,如今,他早已退休在家安享晚年。

    因工作的煤矿破产,我留在社区工作。至今还是无房、无票子、无固定工作(破产企业社区是临时过渡的单位)的“三无”人员。每每对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烦脑时,父亲就会讲起他的创业史来。常常说道,“70年,我参加工作那会,住的是山上的土窑洞,家里所有的值钱东西,就是身上背着的一铺盖卷。如今,你们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咱们也住上了三居室的大房子,我每月还有养老金拿,这还不幸福啊!?”

    的确,父亲的一生没有成就什么伟大的事业,也没有什么骄人的业绩可向外人炫耀。可他那勤俭持家、坚韧不拔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始终伴随着他,是我们做儿女学习的榜样。

    记得在80年的初冬之夜,由于父亲所在的建井单位大搬迁,我们将举家随单位转移到一个很远、很偏僻的地方。在搬迁的路上,颠簸一整夜的汽车终于在一个小镇上停了下来,坐在“大蓬车”内的我,(大卡车拉东西,车箱内是不允许坐人,所以在卡车上罩了蓬布,逃避检查。人们都称这种车为“大蓬车”)迷迷糊糊听到有人叫我,那声音熟悉而亲切。

“林儿,快起来!吃点东西,肚子饿坏了吧?”父亲浑厚有力的声音在我的耳边回荡。睡意正浓的我不知是肚子真饿了还是怎么搞的,听到声音突然清醒地睁开了眼,开口就说:“爸!我饿。”其实此时大家坐了一夜的车,都很想吃饭,所以才把车停了下来。

  天还很黑,刺骨的西北风在车外肆意怒吼。

  父亲和母亲领着我走进一家昼夜饭店,门外的幌子随风摇摆,店内人很少。只有几位店伙计坐在炉子旁边打着盹。店里有许多面制品,还有我打小就特别爱吃的羊肉泡馍。在当时,我是很难吃上羊肉泡的,除非过生日,或者过节才能闻到那带膻气的香味,父亲和母亲更别说吃了!

  “老板,上一碗羊肉泡!”父亲向里屋内躺着的老板说。我分明听到父亲加重语气强调“一”的声音。他们会吃啥?我想着、想着……饭店伙计端上来一碗气腾腾、油花漂浮、鲜红欲滴的羊肉泡。我太饿了,也许是太馋了,拿起筷子吃了起来,竞忘了身边座着的父亲和母亲。鲜红的辣椒粉把我辣得直冒热汗,抬头拭汗间,我望见了在炉子旁挤着烤火的父亲的母亲,他们正打着哆嗦啃着从家里备来的干馍。“爸、妈!你们也来吃一碗吧!”我边说边吃。他们几乎同时用目光看着我,笑着说:“我们来不想吃,你赶紧吃,别凉了!·”我心里明白,他们是舍不得花钱吃的,虽然当时1元5角一碗羊肉泡在有些人家眼里并不算贵,可对父亲每月70多块那微薄的工资来说,他既要拿钱供两个姐姐外地求学,又要给多病的母亲看病,负担的确是很重,实在是舍不得花这个钱。

  “我饱了!这半碗你们吃吧!”我不好意思地说,脸羞的绯红。他们善意地看了我一眼,没作声。我装着吃饱的样子,连着打了几个嗝……母亲对父亲说话了,“林儿看样子真饱了,你就趁热吃了吧!别浪费掉!”他们相互推让了一会儿,父亲没有僵过母亲,端起了那半碗羊肉泡。“林儿,真吃饱了?”我又听到父亲那浑厚有力、亲切的声音。“吃好了,你看!”我拍了拍肚子说。父亲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才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我半饱半饥地偷偷望着父亲,瞅着慈祥的母亲,心里象碰到了五味瓶,难受的直流泪。

90年代初,我中学毕业后,为了早就业,给家里减轻点负担,考取了“公费”技校,来到铜城求学。那时煤矿效益不好,父亲每月的工资仍不到200元,矿上经常欠发工资,家里时常是捉襟见肘。为了省钱,我每月很少回家,要一直等到寒暑假才回来。即便是回家,也会和同学结伴到铜城的一个煤台上去找个拉煤车,顺路搭车回矿上。那时,矿上的拉煤车经常给煤台运煤。

有一次,听说学校临时放假3天,父亲便托人捎话让我回家。当天,我就迫不急待地搭车回到矿上。当我走进家门时,家里早已准备好了“宴席”——羊肉泡。这次回家,我一日三餐吃的全是羊肉泡。父亲和母亲说,他们上火了,不能吃。我当时信以为真,全然没顾的多想。后来,才听姐姐说起,为了那次羊肉泡,家里是省吃俭用给我准备的。当时,矿上已连续欠发职工工资6个月了。

多年以后,每每说起这事,父亲和母亲总是笑着说,“那次你吃的让我们都有些后怕——怕吃坏你呢!”在我内心深处,其实那个寒冷冬夜里的半碗羊肉泡更会让我心生颤抖,永生难忘,倍加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现在国家富了,煤矿的效益一天比一天好,矿工们的生活也逐渐步入小康。最近,在我的耳边不断听到临近的矿上,有人买了私家车,有人在省城买了房子……看来,大家的日子较从前是好过多了,不再为一日三餐而苦脑。可是,我知道,父辈们勤俭的家风早已给我们代代相传。勤俭就是我们的“传家宝”。直到现在,我对羊肉泡仍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与她有着太深的感受……在人们享受丰硕物资的年代,有些人整日为无饭可吃、无菜可做而苦恼时,我时常告诫自己,不能忘记那个苦难的年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6 13:58:56 | 查看全部
真实感人,细微之处见真情,也见证了煤矿工人生活的变迁。感谢太阳石老师赐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9 22:21:4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0 10:41:38 | 查看全部
很感人。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1 09:45:00 | 查看全部
呵呵,谢谢dengcf老师!欢迎常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