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反方】对待“群租”岂能一禁了之
               文/邢承木
    北京日前出台租房新规,出租房屋单个房间不得超2人,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米。对此,管理者认为:限制“群租”可以减少群租住房可能引发的治安、消防等问题;租房者感叹:谁不想住得宽敞些?可面对不高的收入和很高的房租,不让群租、又不能露宿街头,我们的日子会变得更加艰难。
    客观地说,北京市出台规定,规范商品房屋租赁行为,维护租赁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无可厚非。应该承认,群租的确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治安问题、扰邻问题等。政府整治群租中的不规范行为无疑是必要的,但政府部门在出台新规之前,须考虑它的现实性与可操作性,不能忽视民意。现在,中央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知北京市有关部门在出台这项新规前,有没有走群众路线?是否认真听取了民意?
现实其实就摆在面前,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为何那么多房客选择群租?如果不是收入太低,谁愿意一群人分享那么一点私人空间?对于城市蚁族来讲,工资就那么多,必要的开销是不能少的。北京市的房价够高得离谱,房租也跟着水涨船高,群租实际上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解决在城市栖身问题的唯一出路。 
    禁止“群租”之规定若强行推行,势必会进一步推高房屋租价,会使不少人更租不起单独住房,更达不到政府规定的人均居住面积,难到让他们去睡马路吧?低收入群体由“买不起房”进而到“租不起房”,而同时,社会上“房媳”、“房叔”、“房婶”等“房霸”不时曝光,让人情何以堪!
    笔者认为,租住多少平方米住房,承租人自然会根据家庭实际情况与经济承受能力来决定,政府规定人家一定要住多少平方米,房客出不起房租,政府提供租房补贴吗?在房价、房租暴涨的年代,租房户的工资收入并没有大幅提高,有的人还栖身在胶囊公寓与蛋形蜗居里。强行规定人均租住面积,让他们的居住尊严何处安放?
弱势承租人无法阻止政府规定人均租房面积至少多少平方米,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朋友们一起聚会、留宿总可以吧。我可以先把房子租下来,然后让朋友、同事住进来。偌大一座城市出租房那么多,仅凭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根本查不过来。虽然职能部门可以授权物业机构来管理群租行为,但是物业公司是业主请来的管家,如果业主不赞成,物业机构根本没有执法权,他们除劝阻外,又能如何呢?从法律上来讲,房子只有一人跟房东签有合同,朋友、同事参与合租,并不容易认定人均租房面积多少平方米。在我看来,这样的规定,很可能会成为一纸空文。对待“群租”问题,堵不如疏,如果不尊重房屋租赁市场的现实需求,没有足够出租房源保证承租人需要,一纸规定未必管用。
到底该如何治理群租呢?笔者认为,政府的责任在于,做好服务,规范管理,而不是一禁了之。我们常讲“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千累万累,为民造福不觉累。千难万难,心有群众就不难”。要减少群租现象,办法不是没有,不是有城市为农民工建公寓吗?政府何不修建一些公租房、廉租房,低价出租给“蚁族”呢?同时,下功夫狠狠清查清查让群众痛恨的“房霸”们,如此既能解决租房者的困难,又方便政府管理,或许比硬性整治群租的效果要好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