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滕福生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那时,很多中国人民都想去珍宝岛保卫祖国的领土。        1969年10月20日,中苏两国外交部副部长级的边界谈判未取得任何进展,苏联向中苏边界增兵。中国开展了“深挖洞、广积粮”的全国性战备运动。        那一年的冬季,征兵开始,18岁的我在母亲的带领下,到办事处征兵办公室报了名。当时正处在文革的关键时刻,不仅政审相当严格,体检更是一丝不苟。带兵的解放军干部说,毛主席的革命战士,应该是个个响当当的。        政审过了,接着就是体检。我1米78的个头,肩宽腰细,体格健壮,一切都顺利过关,谁知正要签署人武部意见,盖上人武部征兵办的大印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街道革委会主任匆匆地跑来,说已经批准我上山下乡插队农村,名单已经上报接收的所在县人民公社。如果当兵,可以来年在农村报名。我一听,顿时气炸了:“我还没到农村,为什么不能在城市当兵?”革委会主任发飙:“上山下乡是毛主席的伟大指示,你敢反对?”母亲怕那个不讲理的主任上纲上线,就劝我:“算了,算了,不行就明年吧,反正你还小。”母亲平时身体就不太好,为了不让老人家生气,我只好忍气吞声地向母亲妥协,放弃了马上就要穿上绿军装的机会。        1970年,我插队农村后,依然每天都在打听征兵的事。生产队长安慰我:“孩子,你先安心地参加生产劳动,一有消息,我第一个告诉你。”就这样,我一边埋头干活,一边等候征兵的消息。等啊等,一年过去了,一点征兵的信息也没有。这时,和我一起体检参军的几名同学来信了,说他们都被分配到沈阳军区某部,驻地在黑龙江乌苏里江附近,离珍宝岛很近,用望远镜能看到苏联边防军的身影。来信还说,他们的训练非常艰苦,在冰天雪地里摸爬滚打就像家常便饭,但为了保卫祖国,他们都非常顽强,没有给祖国人民丢脸。我立即回信,写了一番他们要为保卫红色江山贡献青春之类的鼓励话语。         听着他们的事迹,更加激发了我想当兵、到前线的愿望。1971年,新一轮征兵开始了,生产队长马上通知生产队的5名知青到公社征兵办去报名。政审合格,体检时,因为我总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读书,视力大大下降。尽管大队书记和生产队长再三讲情,无奈那些心红根正的农村青年的视力,比我们整天趴在黑屋里看书的知青不知要好多少倍。带兵的说,他们有的都达到空军的标准。结果可想而知,我们5名知青全部落马,只好乖乖地回到生产队继续接受再教育。 40多年过去了,每当看到那诱人的国防绿,我都会回忆起当年参军的往事,特别是差一点就到了珍宝岛的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