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钢近百年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体现生态文明的良好环境,成为首钢工业旅游的一种资源、一个品牌。
文 本刊特约记者 沙磊
在厂房里办音乐会,而且还是中国三大男高音悉数献唱?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可在首钢工业遗址的改造中,这却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2013年5月11日下午,戴玉强、魏松、莫华伦在首钢石景山厂区雄伟的5号高炉旁引吭高歌(5号高炉建于1958年,是首钢历史上第一座现代化高炉),带来了一台“《铁色记忆》——中国三大男高音‘唱响首钢’实景音乐会”。这是全球首个在工业遗址举办的大型实景音乐会。由首钢一线干部职工组成的“亲友团”多达1000人。工人方阵以相互“拉歌”的方式与台上演员和台下观众互动。
以此为开端,首钢还将与“中国三高”继续举办“唱响曹妃甸”、“唱响首秦”等音乐会,最终形成完整的“唱响首钢”系列,并在此基础上打造“首钢音乐季”,成为首钢石景山厂区乃至石景山区打造“中国数字娱乐第一区”的重大项目。
首钢似乎找到了实现工业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共存的钥匙。
铁色记忆
2010年12月21日,首钢石景山厂区最后一座生产中的高炉——1号高炉全面熄火,意味着厂区的钢铁生产主流程全面停产。
始建于1919年的首钢,实际上是北京乃至我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缩影。1919年3月,北洋政府组建官商合办的龙烟铁矿,选定石景山东麓为炼铁厂厂址,定名“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石景山炼厂”。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建成了我国第一座采用高炉喷吹煤技术的氧气顶吹转炉,诞生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首钢二号高炉。1958年结束了“有铁无钢”的历史,改名“石景山钢铁厂”。
改革开放以来,首钢率先在全国进行企业承包试点,创造了10年为国家贡献96亿元,增值9个首钢的奇迹,具备年产10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北京奥运会前,国家决定搬迁首钢。
首钢石景山厂区不仅有高炉和配套的设备设施,还有龙烟别墅、日伪碉堡、红楼宾馆、群名湖等人文景观,反映了北京乃至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国家文物局原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认为,这里每一寸土地、每一段铁轨和每一间厂房,都记录了我国产业工人的光荣传统和优秀品德,成为北京近百年工业史的历史见证。同时,首钢独特的工业文化景观对于提升北京的文化品位,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转型表情
如果没有2005年2月国务院批复的《关于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首钢也许无法走上一条“创新、创优、创业”的发展之路。
这个批复最终影响了日后首钢的发展轨迹。
2007年,北京市规划委组织编制了《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该规划“跳出房地产、超越CBD”,将首钢老厂区划分为工业主题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区、总部经济区和综合配套区等五大功能区,对工业遗存以区域保留或单体性保留两种方式进行保护。
在落实北京市政府一号文件及关于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过程中,石景山区与首钢总公司建立了政企有机融合发展新模式。石景山区副区长李艳表示,随着首钢搬迁产业空心化的危险,北京市赋予石景山新定位:向文化产业转型,打造北京CRD。
事实上,首钢转型发展的愿望同样迫切。时任首钢集团董事长、现任中国钢铁协会会长朱继民表示,我们首先关注的不是停产后工业用地的现实经济价值,未计划将厂区用地切割拍卖,也没有通过房地产开发尽快回收资金。而是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于首钢未来进行战略定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涉钢产业停产,首钢一举迈出了在北京发展首钢总部经济,发展高端金属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性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实施工业区改造,建设新能源、新材料研发基地的步伐。
自批复后,首钢总公司就启动了首钢工业遗产保护和首钢博物馆筹备工作,提出要把首钢博物馆建设成留住“首钢根、首钢魂、首钢情”的精神家园和铭刻百年首钢历史、业绩、文化和精神的殿堂,体现首钢历史价值。
早在2009年5月17日,首钢石景山厂区就已开通了工业遗址观光火车,绵延近十公里的铁路线被部分保留成为观光线路。游客可以乘坐昔日运送矿石、煤炭的小火车,游览十里钢城。而首钢石景山厂区内有一百多公里铁道路线可供开发。
2011年5月,北京市制订了《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规划方案》。与2007版规划一致的是,对于首钢区域内的单体性工业遗存分为强制保留和建议保留项目两种类型,其中强制保留物有36种,建议保留物有42种,最能表现“首钢”身份的4座高炉将被全部强制保留。
首钢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姜兴宏认为:“当务之急是对有价值的文物进行调查、登记、收集,把能保护下来的东西全部保留下来,留住首钢有历史价值的遗产,为保护性地利用、改造、开发打好基础。”
首钢的一系列举措得到了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的肯定。他说,首钢搬迁调整、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近百年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体现生态文明的良好环境,成为首钢工业旅游的一种资源、一个品牌。
目前,位于石景山的永定河第一大湖——莲石湖全线已经完工蓄水。未来围绕该湖,石景山区将建设3个主题公园,其中之一是总面积达70公顷的首钢滨水公园——首钢工业遗址公园呼之欲出。
比肩世遗
“无论从具有保护意义的工业遗产规模,还是这些工业遗产所具有的突出的普遍价值,首钢工业遗产都可以与德国的弗尔克林根钢铁厂等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著名工业遗产相媲美。”全国政协委员单霁翔在提案中写道,首钢是我国工业遗产的典范,也是极其难得的文化景观。
在单霁翔眼里,首钢地理区位优越,背靠连绵的燕山山脉,旁临宽阔的永定河,众多文物古迹与近现代工业遗产交相辉映,构成一个十分完整的人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文化景观。同时,首钢又是持续生产的活态工业遗产,规模宏大,业绩辉煌,在工业发展史上均属罕见。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民族工业、国外资本工业、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工业,在中国大地上留下了各具特色的遗产,它们构成了中国工业遗产的主体,反映了中国工业化时代的特征。
中国最早的机器造纸厂——上海机器造纸局、中国最早的机器棉纺厂——上海机器织布局、北京的首钢、798工厂等都为中国近现代工业化做出了贡献,同时也融入了几代中国人的情感。
因此,我们很容易理解单霁翔所强调的,文物保护不仅要包括古老的农业文明,也要包括近现代工业文明。
我们看到,从1996年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始,中国将“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列为一个单独的保护类别。在2001年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等成为首批进入“国保”名单的工业遗产。在2006年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9处近现代工业遗产入选名录,分别是:黄崖洞兵工厂旧址、中东铁路建筑群、青岛啤酒[微博](41.45,0.05,0.12%)厂早期建筑、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石龙坝水电站、个旧鸡街火车站、钱塘江大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导弹卫星发射场遗址和南通大生纱厂。
在2011年全国两会上,单霁翔呼吁,应抓紧编制首钢工业遗产保护规划,科学界定首钢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将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工业遗产及时申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使之得到科学保护。
首钢工业遗址能否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会是一个清晰可辨的现实。
来源:新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