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22|回复: 4

班组工作创新室,难在“创”贵在“新”(修改稿)

发表于 2013-7-31 23:18: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太原铁路局湖东电力机务段冯原平
         727日,全国各地53名班组职工又一次聚集在“班组天地”聊天室,“班组创新工作室”的话题引起了众人的兴趣。有职工说,我们企业的“班组创新工作室”开展的火热,成果不少,有职工说,我们企业虽然没有创新工作室,但我们的创新工作搞的不错,也有职工反映,企业班组创新工作室开张时热闹,过后冷清,纷纷议论。
      “班组创新工作室”是个新鲜事物,在我国的兴起虽然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几年工夫,但它所显露出的好处是实在。国家重视,企业投入,班组活动,个人带头,群体参与的模式,使创新活动在班组生根开花。
    在看到“班组创新工作室”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楚基在发展过程中,许多企业重在建“班组创新工作室”,却疏于日后的管理。不投入,不过问,不管理,仍其自己发展,导致许多“班组创新工作室”,只有招牌没有成果的境地,那么“班组工作创新室”在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先热后冷”的问题呢?
    是“班组创新工作室”自己创新不足造成的。企业之所以下大力气成立“班组创新工作室”是因为看到他会以较小的投入换取较大的创新成果。但是,由于“班组创新工作室”创新不足,没有新成果面世,久而久之,让企业失去了相信和支持。
    是企业对“班组创新工作室”重视投入不够造成的。有企业创建“班组创新工作室”的目的只为领导脸上贴金,摆个摊放在那,让外人看到就行。他们热衷于当初的热闹,日后疏于管理,缺少投入,没有管理。
“班组新创工作室”要想生存发展,该如何做?
    难在“创”。“班组创新工作室”的团队成员一定要“创”的精神,思想上必须树立“创”字当前,勇敢地去“创”,“创”是一种是状态,是一种过程。尽管很难,但必须坚持。当然“创”也得需要理性,需要知识,需要技能。团队成员要拧成一股绳,盯住一个目标,坚持不懈。不破不立,“创”就在打破常规思维,寻求不同一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实践。
    贵在“新。”“新”是“班组创新工作室”的灵魂。“新”是目标,是结果。没有“新”,创新工作室也没失去存在的意义。团队成员要把追求“新”做为目标去追求,去实现。“新”没有终点,今天是新发明,过后就不新了。所以说,“班组创新工作室”只有不停步地向前,只有努力钻研,勤于思考,才会让“新”字长存。
    要想让“班组新创工作室”保持火热地发展下去,企业必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班组新创工作室”团队成员进行培训,只有让他们常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特别是新思维,只有头脑中有足够的新东西,创新才会有成果。
    要想让“班组新创工作室”保持火热地发展下去,企业必须为 “班组新创工作室”输送新鲜血液,补充新人员。特别是注意的是 “班组新创工作室”团队成员必须坚持在班组员,必须留在班组生产,而不能成了“专职”的。有些企业把 “班组新创工作室”打造的非常漂亮,领队人员成了讲解员。那样的话,“班组新创工作室”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干脆成了摆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 05:48:01 | 查看全部
学习老师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 10:06:40 | 查看全部
分析的很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 11:09:14 | 查看全部
金文仙老师的稿件,质量很高,总体是成功的。但感觉写出了常规的东西,没有往更深处挖一下,从机制上、文化习惯上找一找原因,如果结合成功和失败两种事例来写作,就更能帮助读者分析当下班组创新工作室的问题所在。个人之见,金老师请莫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16:04:26 | 查看全部
很欢迎老师的点评,说的太好啦!希望继续关注我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