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职工创新工作室成为品牌
“哈哈,终于成功了。”8月5日,中石化济南炼化公司质量中心开发组的顾秀红完成了符合国标要求的船用馏份燃料油、船用残渣燃料油的研制工作,禁不住高兴地喊了起来。
5月初,顾秀红作为开发组职工创新工作室的一员,主要是在现有工艺条件下研究生产-20号柴油的可行性。试验中她发现,研制不同牌号的船用馏份燃料油,可以拓宽柴油馏份的应用范围。于是,她在探索生产-20号柴油的可行性的同时,将创新的视线一并放在了船用馏份燃料油上。一次次研制方案的制订、否定,产品闪点偏低、十六烷值卡边等,有过疑难问题,也有过困惑。“能行吗?”顾秀红根据职工创新工作室里的同事以前在道路沥青产品开发方面的经验,认为要开发生产出新的合格产品,原料与工艺很重要。经过与装置的技术人员交流,顾秀红调整创新思路,终于在8月5日研制出符合国标要求的-20柴油的同时,完成了符合国标要求的船用馏份燃料油、船用残渣燃料油的研制工作,调整了公司的产品结构,丰富了产品品种。
“开发新产品,找到解决方案,这已经渗透在我工作中的各个方面。我呢,可以说,整天琢磨新的创新点子,在我们这个创新团队里如鱼得水,是工作室的同事给了我新的启迪,创新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公司遇到工艺上的难题以及新产品开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我们创新工作室,这是我们创新工作室的骄傲!”顾秀红这样说。
说起自己与创新工作室的缘分,顾秀红讲了《庄子•秋水》里的一个小故事:秋水涨势,遥望两岸洲渚崖石之间,辨不清牛马的外形,河伯很得意,自以为天下美景尽在自己这里,当他顺着河水来到北海,放眼汪洋一片,看不到水的尽头,不禁感慨自己的渺小,自己见识浅薄,将贻笑大方。
以前光顾着自己干自己的,出了成绩免不了洋洋自得,可是自个琢磨的时候也愁得要命,从哪里入手是个问题,甚至绕了好几个泉子又绕了回来。自从加入职工创新工作室以后,既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创新工作室所迸发的正能量。职工创新工作室是一个平台,能够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让创新者少走弯路,甚至借鉴以前的创新经验不走弯路。创新工作室已经成为我们班组的品牌。这是顾秀红最大的感触。
创新成为一种习惯,创新工作室成为我们班组的品牌。这应是创新意识向创新行动转化的表现。我们要从细节出发,小处着手,不要盲目满足于技术引进、技术跟随,而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还要积极捕捉工作中独有的发现或发明,让创新之花开放,要知道,许多伟大的发现或发明往往来源于那一刹那间的灵感;要多方合作、资源共享,提高协同创新的能力,接地气是我们职工创新工作室的优势。面向未来,我们班组员工人人想创新,人人去创新,被动变主动,成为创新工作室中的主力军,这必将不断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迈上成功之路,实现自己的创新之梦!(刘金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