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50|回复: 1

浅谈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发表于 2013-8-9 14:37: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同心同德与同甘共苦,离不开能使员工为之自觉奋斗和奉献的企业文化。员工只有在奋斗的过程中与企业的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具有“企兴我荣、企衰我耻”这一共同的奉献理念,才能加快企业的发展速度,才能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增强。因此,金刚煤矿在秉承达竹公司“争创全国同类型一流煤炭企业”的宗旨,努力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

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企业文化是由企业价值观念、企业行为规范和企业形象三部分组成,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行为和制度文化为主体、物质文化为表象构成的体系。其核心是企业价值观,第二层表现为企业行为,由企业的各项制度、员工行为守则和企业风俗习惯构成,最外层的表现是企业形象,即企业的宣传口号、形象、标志等。

首先,先进的企业文化核心是企业精神,精神就是灵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如果精神文化制定不够完善,会导致战略目标模糊不清,战略行动没有方向,战略效果无法完成,所以提炼优秀的精神文化是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企业精神文化的提炼,就是提炼出一种优秀的企业理念,一种优秀的精神文化。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精神文化处于核心的地位,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企业间有许多东西可以模仿,但独特的企业哲学和文化理念是模仿抄袭不成的。实践经验证明,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优秀的精神文化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效经营和可持续性发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企业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企业精神培育着员工,使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使他们热爱企业,能与企业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从而形成强有力的企业凝聚力。

其次,先进的企业文化在生产经营管理当中,应根据生产的具体需求,抛弃掉那些落后的行为,倡导适应企业发展的行为文化。企业文化中的行为文化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和行为规范文化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关于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活动,如生产活动、经营活动和创新活动;另一类是关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如班组职工同进同出制度、打旗入出井制度、具体操作的行为制度、班前会制度、教育宣传制度、文娱制度等。企业行为文化,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形式,它不像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以静态形式作为文化成果存在,而是以动态的形式作为文化成果存在,是创造其他文化的活动文化。行为文化一方面受精神文化的指导,另一方面又在各种活动中影响和创造着新的精神文化。

最后,企业形象是指企业在内部与市场经济的“形貌特征”,是人员素质、经营作风以及公共关系在社会中留下的总体印象,也是企业整体素质的综合体现。煤矿企业形象的内容主要包括煤炭形象、员工形象、安全生产形象、管理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内涵的外部反映,其良好与否决定能否被社会所认可,是推动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关联,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一些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开展一些职工文体活动,做一些宣传工作。这些企业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最本质的部分,即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的确立与推广。二是企业文化缺乏独特性。企业文化能够产生凝聚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具有独特性。许多企业在开展文化建设时,存在生搬硬套、千篇一律的现象,没有将本企业的文化特色展现出来,没有把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理念、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反映出来,没有在干部职工中引起强烈的共鸣。三是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随意性。不少企业将文化建设工作当作一项面子工程,看见别人做什么,自己就立即跟着做什么,时常是浅尝辄止,一蹴而就。同时,一些企业的文化建设方案脱离了自身实际,工作开展随意性很强,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制度保障。四是企业文化不被广大干部职工所认同。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是被企业领导和普通职工共同接受的文化。然而,不少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仅仅依靠个别部门开展工作,许多干部职工只是被动接受和服从,缺乏深层次的教化,没有把企业文化转化为干部职工的群体意识、整体行动和企业财富。

针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下一步企业文化“转型”方向

1、对企业现有文化进行诊断,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企业文化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企业是否刻意建设企业文化,企业存在一定时间后,自然会形成某种文化,既然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先期诊断的关键是在对企业战略和改革进行清晰描述的基础上,找出实现战略的成功因素,通过对企业现有文化进行梳理、筛选和评价,澄清现有文化积淀中哪些与经营战略和改革的方向一致,哪些与此相矛盾,哪些目前还短缺,对文化家底进行清理和盘点,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2、高度提炼,准确表述,构筑特色理念体系。核心理念是统帅企业的最高理念,是企业员工集体行为取向的统一反映。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是形成自己明确的理念体系,包括企业目标、理想信念、经营方针、企业作风、企业价值观等一系列观念、意识的主流文化层。企业理念的提炼必须以企业文化先期诊断为基础和前提,以企业发展的现实阶段为背景,以企业战略和改革发展的既定目标为参照,突出自身特色,建立与自己行业特征、产品市场、组织结构等相适应的个性文化。

3、对企业文化进行有效的宣传推动和转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关心和参与,并需要以一定的形式,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体现和强化。把提炼出的理念体系转化为全体员工的价值共识,转化为每个员工的岗位行动准则,形成推动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文化的制度化是建设企业文化的根本途径。把企业文化充分体现到企业的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中,使人的价值理念充分地体现在企业的现实运行过程中,形成一套制度。海尔为贯彻其“创新”的企业文化核心,提出了何为创新、从哪些方面创新、怎样创新,创新的奖励措施等等一系列明白易懂,便于操作的概念和制度,使企业文化理念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4、找准着力点,突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效性。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我们建矿已经有四十年,积淀了许多良好的行为规范,在新一轮的企业文化建设中,仍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者,第一宣传者、第一执行者、第一推动者。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科特说:“企业文化通常是一个企业中各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实践”。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应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由他们带动全员共同参与,使文化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企业文化目的是要让员工感到生活的幸福

什么是职工幸福感?是指员工在从事某一职业时获得的精神、物质以及在自己工作中潜能得到发挥的持续快乐体验和满足感。企业应从为职工创造梦想、拓展发展空间、制定合理薪酬机制入手,给职工在事业和物质上“双有”条件,从而达到职工的幸福感。

人们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大凡每一个职工进入企业,都怀抱图腾大志和奉献智慧的大梦想,无时无刻都记挂在心,这才是企业经营者的一种福祉。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精神相溶,形成共同的职业价值取向。让员工看到努力的方向,才能使员工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上进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得以发挥,在快乐工作的同时享受幸福感。

“海阔凭鱼越,天高任鸟飞。”企业一定要为员工搭建一个公平、合理、公正的发展平台,要打破原有的旧的用人机制,真正做到“用人唯贤”,这样才能让企业散发出勃勃生机。企业应建立起员工动态管理,不断理顺员工“上”的途径,疏通“下”的渠道。要以岗位技能建设为重点,加强队伍建设,对管理岗位积极推行竞聘上岗。不断强化聘用员工的管理工作,要充分考虑聘用员工个人发展的问题,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一个施展才干的舞台,发展的空间。

企业文化最终目标是让企业和谐发展

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力保证。企业文化建塑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文化力激活生产力,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建塑,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实现全面、快速、可持续的发展。这也是企业全体员工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因此,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一套与企业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和谐发展的最大动力。而这样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形象文化。


来源:达竹公司—金刚煤矿   文作者:李宇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7 15:58:1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