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创新应常“升级”
创新是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和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必须常抓常新,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不断发展提高,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传统的创新教育是管理者硬性地向职工灌输“你要创新”的观念,在一定时间阶段会起到一些促进作用。久而久之,职工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的位置,甚而对机械的创新教育产生了抵触情绪,很难发挥职工参与创新的主动性。转变一下思维或观念,站在职工的角度上,以关心、帮助、扶持的情感去调动职工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能有效地发挥职工的潜能。
创新方式方法,多种手段有机结合。应该看到,经过长期的创新实践,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但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也确实存在着方法单一、手段陈旧、教育滞后等现实问题。实现新时期方式方法创新,必须实现创新由单一型教育向多元综合型转变,由声势型向实效型转变,提高创新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创新教育机制,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抓好创新必须发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优势,动员企业方方面面的力量,依靠干部职工的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形成全员参与的强大声势,构建起创新的大网络体系。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创新工作长效机制,正确认识创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通过提高职工的创新意识,规范职工行为,逐步使安全思想教育深入人心,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
创新活动载体,教育形式丰富多样。新时期职工思想空前活跃,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形式灵活多样、富有针对性、职工喜闻乐见的创新活动。根据不同的工种、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人群,开展不同形式的创新活动,使职工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在思想上真正受到触动,从而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创新意识,达到人人讲创新,事事讲创新,一切为创新让路的环境。
创新绩效管理,注重情感融入。作为企业管理者,不妨对职工多些情感激励措施,使其融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从一点一滴做起,通过有效的激励,将创新的刚性压力化为广大职工的自觉动力。对职工的想法和创意,尽可能地给予帮扶,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达到潜移默化的功效,职工主动树立起“我要创新”的理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佳境,以此确保企业创新的推陈出新,确保企业焕发勃勃生机。
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北站2号襄阳机务段 龙成波
邮编:441058 市电:0710-3024183
电话:135814125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