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61|回复: 4

深圳被评“最不友好城市” 消除“外人”成见该做什么?

发表于 2013-8-14 16:36: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由于该榜单并未列出有多少受访者来过广州或深圳,以及有多少读者将“不友好城市”票投给广州或深圳,调查问卷细节也无从知晓,因此,榜单一经公布,便遭到网友们的吐槽,网友们普遍认为,广深入围全球最不友好城市实在太冤。



专家表示,从外媒榜单看,深圳需要思考如何更好更快地与国际接轨。鲁力摄

  

深圳被评“最不友好城市” 网友吐槽反对,专家理性分析

消除“外人”成见 深圳该做什么?

日前,一则流传于网络,并被诸多媒体广泛报道的“世界最不友好城市”榜单,引起了网友的广泛热议。

这是一份由美国旅行杂志《悦游》评选公布的2012年度世界最不友好城市榜和最友好城市榜。其中,全球最友好的城市榜中,没有一个中国城市入围;而最不友好城市榜单中,广州和深圳位列其中,分列第11位和第14位。

由于该榜单并未列出有多少受访者来过广州或深圳,以及有多少读者将“不友好城市”票投给广州或深圳,调查问卷细节也无从知晓,因此,榜单一经公布,便遭到网友们的吐槽,网友们普遍认为,广深入围全球最不友好城市实在太冤。
◎调查深圳被指“太拥挤”和“脏”

作为最现代、最具国际范儿的内地一线城市,广、深向来以宽容闻名于世,尤其是移民城市深圳,无论是文化的包容性,还是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深圳为何会被认为是“全球最不友好”的城市呢?

这份调查提出的唯一理由是,“深圳作为(广州之后)另一个商业大城市,排在最不友好城市的第14位。即使深圳毗邻香港、拥有丰富的购物资源,但仍有很多人抱怨这里“太拥挤”和“脏”,“只有不得不去的情况下我才会考虑那里。”

关于这份榜单,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认为,深圳上榜的几个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比如城市拥挤问题,“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因为深圳发展得很快,地方不大,但是人很多,真要说很拥挤你看看一衣带水的香港、再看看日本东京,那才是真正拥挤的地方。”

其次,深圳被指“太脏”,也被认为是不公道的。“和许多内地城市相比,深圳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干净城市了。”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说,“有些工业城市,PM2.5指数高得吓人,也没见上榜,倒是深圳很‘荣幸’榜上有名了。”

专家称,城市的友好程度,体现在其对游客、对市民的友善程度上面。深圳是全国最典型的移民城市,同时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都市之一,其与生俱来的文化特质,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也许是全国最不排外的大城市了。”

然而,榜单即使有失公允,但也在一定程度暴露了深圳仍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日前,某调查网站针对该榜单,发起了一场民意调查,共搜集了1018份调查问卷。问卷结果显示,25.15%的人认为广深上榜不友好城市,确实是被“冤枉”了;但也有29.96%的人认为“不冤枉”;另有44.89%的人选择了“不好说”。

至于“让城市变得不友好”的原因,有28.19%的人认为是“环境脏乱,治安动乱,犯罪率高”;15.03%的人认为是“当地居民不热情”;12.18%的人认为是“物品紧缺,尤其是日常用品”;16.50%的人认为是“消费过高”。
◎专家深圳要思考如何才能真正进入国际视野

对于上述这份排行榜,深圳本地专家学者大多认为有以偏概全之嫌。“他们选的对象是有限读者,而且全是美国人,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来过深圳,可能就是道听途说,有了个印象就做了评价。”

另外,专家分析称,之所以有许多的人觉得深圳不友好,很可能是因为深圳这座城市本身的特性所造成的。

“深圳是个新兴城市,它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别的城市需要几百年发展才能完成的路。这样年轻的城市,乘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改革留下的问题,比如浮躁、拜金主义等。

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正是因为深圳发展得很快,是中国现代化城市的代表,所以这些问题表现得非常明显,这也是外地人、外国人觉得深圳不友好的原因。”

他表示,深圳的当务之急是理性健康的发展。“我们城市的发展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关注GDP增长,城市发展快造成的必然后果是文化底蕴的缺失,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为文化铸底。改进不是一时的短期任务,而是需要长期的理性操作,这样才是深圳整个城市发展的百年大计。”

据了解,虽然深圳是改革开放桥头堡,但是经过这么多年改革开放,欧美国家依然对深圳不太了解。有专家表示,“很多欧美国家的人,对于一个现代化中国的了解,多半只局限在香港,一直过不了罗湖桥,跨不过深圳河。深圳如何才能真正进入国际视野,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接纳和与西方文化产生共鸣方面,上海就做的不错。”宋丁建议,“深圳要更好更快地与国际接轨,这才是关键。我们可以把上海、新加坡这些地方的老师请来,让他们给我们讲讲课,教教我们怎么能让自己变得更能让西方人所接受,如何能融入国际,最终让他们消除对我们的成见。”

上榜理由:

太拥挤

反对者说:

“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因为深圳发展得很快,地方不大,但是人很多,你看看一衣带水的香港或日本东京,那才是真正拥挤的地方。”

上榜理由:

“太脏”

反对者说:

“不公道。和许多内地城市相比,深圳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干净城市了。”

■“外眼”看深圳

“除了天气我没觉得哪里不好”

鲁恩是个地道的荷兰人,家乡在哥本哈根。刚来到深圳3个月的他,对这里的生活还算满意。当记者询问他对深圳的感觉时,他表示,除了天气不太友好,阴晴无常,尤其暴雨太多,其他的都超棒。

“这的商店周末都开门,实在是太方便了。”鲁恩说,在他的家乡,商店在周末是绝对不会开门的,“你只有在工作日购买大堆大堆的东西。想象一下,你工作了一天,又累又乏,还要去买成堆的日用品,那感觉真让人难过。”

他还说,深圳是个年轻的城市,很适合他这个年龄段的人。鲁恩今年27岁,他坦言,在这里生活让他每天都活力四射。“每天我看到的全是年轻人,都为自己的事业奋斗努力着,身在其中我很开心,这也常常激励自己要做得更好。”

对于很多人抱怨的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鲁恩倒并不觉得这在深圳是个大麻烦。“深圳这个城市聚集了1500万人,交通拥挤问题比起北上广等城市来说,还是处理得很好的。”
“这个城市历史底蕴太薄了”

恩里克是一个来自意大利都灵的小伙子,他刚刚到深圳3个星期。由于他的家乡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相比而言,他认为深圳的缺憾在于缺乏历史文化积淀。

“感觉这的生活节奏好快,建筑都很新。”恩里克说,“我听很多人讲,这个城市只花了30年就建成了,这对于我们意大利人来讲,是完全不可能的。”他认为,城市的过快发展,会让很多精神层面的东西,难以立足或者消失得过快。

他提到都灵大学,这是一座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名校,人文历史底蕴非常浓厚,但是深圳却没有让他感觉到这些。恩里克说,“虽然这里的人很不错,对人也很友善,但是就我接触的人来看,大家好像都在关心能赚多少钱,能买什么样的小轿车这样的问题,但是他们却忽略了,文化才是无价之宝,最简单的比方,你们一定不会用多少辆法拉利去衡量故宫的价值。”

在他看来,深圳是一座包容性强,不排外的城市,这是它与生俱来的优势。而现在需要的是花一些时间积累文化和历史底蕴,“只有一座有自己独特文化的城市,才能和更多的旅游者产生共鸣。”

策划统筹:甘雪明 曲广宁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邓翔 实习生 刘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4 17:18:11 | 查看全部
我感觉深圳真是个不错的城市,她时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是我很向往的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5 17:01:33 | 查看全部
虽然有困惑彷徨,但也有机遇精彩。在深圳久了,你就会爱上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6 08:49:31 | 查看全部
城市大了,就容易冷漠,要想消除,就要提升市民素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6 16:13:40 | 查看全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也许外来者真正融入的一天,就是外人消除成见的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