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安全解码之“驴牛雁”
李智口述 张伦整理
我去年7月从重庆能源同华煤矿调到打通一矿任党委书记,来后第一感受是人多、点多、面广工作量大、管理难度大。
不出所料,今年安全经营形势发生逆转,安全上吃了败仗,生产上发生欠账,经营上出亏帐,使各项工作陷入被动状态,让全矿员工在精神上遭到了重大打击,收入上受到重大损失。
面对极为不利的安全经营形势,部分党员或管理人员感到黔驴技穷,尽管使尽全身解数,采取严管重罚等措施,但事与愿违,未收到预期效果。
作为党委书记应该怎么做?如何尽快走出事故的阴影,调动员工积极性,让员工重树信心、提振士气,是摆在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
于是,我开展了一项调研,对今年8月5日前员工违章、受伤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发现两个违章高峰和两个违章低峰,低峰出现在工龄在5年以下的新员工和25年以上的老员工;高峰则出现在5-10年和20年以上的员工中。其中工龄在5-10年的违章比例占违章总数的47%,受伤比例占受伤总数的21%;20年以上的违章比例占违章总数的28.8%,受伤比例占受伤总数的15%。这些违章和受伤人群,均自持有经验、有技术发生习惯性违章,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通过调研发现,两起事故有两个的共同点,两人均是生产骨干,均是习惯性违章。分析得出,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而是一个量的积累,是一个长期习惯养成,其核心就是员工安全意识出现了偏差。
为此,我对员工安全意识进行剖析,将安全意识划分为六层次,分负向意识三个层次和正向意识三个层次。负向意识的三个层次即:“感染”阶段,比喻为含羞草,遇上问题躲着走、绕道走;负向意识的“中毒”阶段,比喻为苦菜花,被动的抓安全,应付心态严重;负向意识的“重症”阶段,比喻为空心萝卜,就是过分信任“老经验”,受情感的偏袒,留下管理意识上的“空档”,成为了一个华而不实的“空心萝卜”。
同时,把正向意识也划分为三个层次:初级阶段,比喻为驴,能够按部就班的开展工作;正向意识的中级阶段,比喻为牛,有实干精神,把减少隐患和不发生“三违”当成挣钱的手段和方式;正向意识的高级阶段,比喻为雁,把“不三违、无隐患”变为自觉的行为习惯,能把团队互助变为一种文化,将工作做细做实。
安全意识划分后,怎样让员工进行自我剖析、自己提升,怎么落实到行动中去。于是,我组织相关部门,将六个层次的安全意识进行归类,哪些行为属于哪个层次,在全矿范围内开展自查自纠、自悟自省活动,活动分自我剖析、支部定格、结对帮扶、检查验收、实时抽查等五个阶段进行实施,实实在在从提升意识入手杜绝悲剧重演。
原本,我们在安全文化的视角层面上,已经形成了强大宣传阵势,在员工学习室、井口、井下车场、硐室等不同场所都设置了安全文化,但员工是否接受,是否真正转变意识,还需要用安全意识六个层次来进行分析和检验。
笔者认为,“罚”是外部约束猴子的“紧箍咒”,“佛”才是从内心改变猴子意识的“真经”,只有成“佛”了,才可能佛度众生。换句话说,在煤矿生产中,若过多强调外部的“紧箍咒”,忽略了员工安全意识的提升,势必形成制度与安全意识的倒挂,必将制约煤矿的安全发展。
实践证明,意识是决定一个行为的原始动力,安全意识不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这是不争的事实。只有待安全意识定位与提升后,才可能将正向意识转换为规范的操作行为,形成一个由安全意识为核心的长效推动机制,实现视角文化、自悟文化和行为文化的螺旋式上升,安全事故自然会减少和避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