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创新工作室:提升水平正当时
中铁三局桥隧公司 王新平
“稳增长、调结构”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那么,企业班组如何实现创新?怎样提升创新能力?8月10日晚八时,全国各行各业的50名企业员工相聚班组天地网站聊天室,大家就班组创新工作室的生存状态进行了热议。
从大家的讨论中,我们看到班组创新工作室在不同的企业发生着不同的变化,有喜也有忧。喜的是有的企业班组创新工作室实现了从无到有,有的企业班组创新工作室已经遍地开花,并孕育出丰硕成果;忧的是一些原本兴致勃勃创建的班组创新工作室,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荒滩”了、“休眠”了,一些原本可以做出更多更大成果的创新工作室,也因为“自我意识”过强、没有完善的“成果保护激励”制度,使创新成果在生产中的使用推广打了折扣。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大家在讨论中也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见解和思路。
有的职工认为,班组创新工作室要贴近班组实际工作搞创新。我们知道,班组工作在一线,熟悉生产工艺,知道产品情况,易于发现问题。为此我们要在生产工艺的创新上下功夫,在产品品质的创新上做文章。要着眼于解决班组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问题,努力实现实现带着问题走进创新工作室,带着成果走出创新工作室,让企业和班组在具体工作中看到创新工作室发挥的作用和带来的价值,从而赢得企业、班组的认可和支持,同时也才能吸引更多的班组员工走进创新工作,让班组创新之路走得好、走得远。否则,把创新工作室定位太高,提出的“高精尖”目标能力不及、或脱离实际,就容易导致创新无果,在班组员工中失去威信和吸引力,不利于创新工作室的生存和发展。
还有的职工认为,班组创新工作室的运行要走经常化、规范化的路子。创新工作室顾名词义是搞创新的工作室,既然是工作室,那么工作就必须经常化,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搞活动时突击用一下,活动结束就关门大吉,更不能成为装点门面的摆设、变成展览室,只看不动。再者就是要规范创新工作室的工作内容和方式,让创新工作室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入住标准,哪些问题需要通过创新工作室来解决,哪些技术等级和水平的组员才能担当,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创新工作室里有事做,一方面又可以激励组员提高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有事干、有人干、能干成,创新工作室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发展壮大。
更有职工说,“稳增长、调结构” 创新工作室大有作为。国家提出的“稳增长、调结构”的战略目标,既是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有效举措,也为我们实现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可以说创新工作室提升水平正当时。因为技术创新是最具活力的增长动力,同样实现结构调整也离不开创新的支持。创新工作室作为班组创新的一种有效载体和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班组所重视和认可。有以班组长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也有以高级技师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还有以劳模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虽然创新工作室的名称各异,但他们的使命和职责却是相同的,即创新工作室给班组创新提供了实施的条件,有人财物的保证,有技术的支持,有制度的约束,有规范的指导,有政策的激励,让班组创新由不可能变得可能,由盲目变得清晰明确,由单打独斗变成团队协作。如今的班组创新工作室,正在成为企业实现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而且从创新工作室中诞生的创新成果的品质和档次也越来越高,有攻克企业技术难题的,有发明专利技术和产品的,甚至还有摘取了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的。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经之路。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创新管理机制,不断激发班组职工的创新热情,让班组员工的创新成果能够及时走出创新工作室,在工作中转变为新的生产力。同时要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尊重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让创新有回报,成果有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