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看到报道以后……
“这些问题,在我们矿也不同程度存在着。建议由矿工会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切实研究好真正解决我们在班组创新工作室中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要借鉴松藻公司提出的克服‘三重三轻’的一系列举措,结合自身实际修改、出台行之有效的制度,真正搞好班组创新工作,让班组创新工作室发挥出为矿创效的作用来,共同迎战煤炭市场的漫长‘寒冬’。”
8月11日早晨一上班,山东丰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集煤矿工会办公室的职工张宁就习惯性地打开电脑,登录了企业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COA系统),欣喜地发现,他将8月10日《工人日报》三版第1144期班组天地栏目刊登的文章(电子版)经过整理形成材料后,用COA系统上传到了矿长王绪成那里,没想到当天夜里王绪成在看完后就给作了批复。
原来,这个矿早在今年初就在各个基层班组设立了6个班组创新工作室,出台了《关于设立班组创新工作室的有关规定》,明确规定每年底对各个班组创新工作室进行一次“大考”,对凡经认定可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效益的创新项目,对照一、二、三等次的具体规定分别给予2万元、1万元、0.5万元的奖励。
经过半年多的实践,一些问题就暴露出来。其中一些问题就是“重试验、轻总结,重投入、轻管理,重研发、轻共享”。比如前不久,矿掘进工区的一班形成的快速掘岩法改革,可提高生产工效达到10%以上,年多创效100多万元后,掘进工区要求一班再向其他班组进行推广时,该班提出此次改进是自己独立完成的,是“一招鲜”,理应保护“产权”,以不宜外传为由予以婉拒。
“我当时就觉得这期班组天地揭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跟我们很像,应该说很客观,很全面,很具体。出于想解决我们在班组创新工作室中的问题的想法,我便将这些材料整理后上报给了矿领导。”张宁在将王绪成的批示向矿工会主席谢道新进行转报以后,还用电话向谢道新作了进一步的汇报,解释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当天下午,这个矿就召开了矿长办公会,审议通过了由矿工会提出的切实解决当前张集煤矿班组创新工作室存在问题的意见举措:
一是矿上与各个班组创新工作室签订合同,实行合同化管理。重点约定各个班组创新工作室在实施有效创新后,除严格兑现年终的各项奖励以外,还约定该创新成果在出台后必须在全矿范围内进行无偿推广。经双方同意后,一律以主要创新人的姓名或班组名称予以命名该创新项目。并且在推广和使用过程当中,其命名实行终身制,任何人不得将其更名,以保证创新人的知识产权。对能够申请国家专利的,矿将实施重点知识产权保护,不属无偿使用之列。
二是建立矿班组创新成果查询系统。即在评比奖励过程当中,在COA系统上详细登记每一项创新成果的相关资料,便于查询,方便推广。同时,查询者可以留言,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有利于创新成果的再次改进和全面提升。
三是建立班组创新工作室日常管理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制定和完善相关职责,着重加大对班组创新工作室工作流程的有效管理,确保其真正发挥出应用的作用。
四是改革人事制度,全面深化全员绩效考核。对在班组创新工作中表现特别突出的人员,优先予以提拔重用,优先评先树优,确保让有作为者有名、有利、有地位,以进一步实现其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万通、杨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