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立】提高个人竞争力需要“外美+内实”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对以年轻人为主体的17702人进行调查显示,当下社会,许多人将个人竞争力与容貌联系在一起。该项调查中,75.1%的受访者认同,一个人的容貌与其个人竞争力有必然联系。(8月7日《中国青年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可否认,容貌出众、外表光鲜,确实能够提高个人竞争力,特别是在同等条件下,生的好、长的美、扮的靓的人,更容易吸引人的眼球,聚集人的目光,进而率先获得发展。而哪些长相一般的人则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生的丑、长的奇、穿的漏的人,还会因为容貌问题受到一些不平等待遇,失去发展先机。
举个例子,三国时期著名谋士,道号凤雏的庞统,赤壁献出“连环计”后投奔孙权,孙权听闻其才华过人,十分高兴,但相见之后见其生的“浓眉掀鼻、黑面短发、形容古怪”就心中不喜,先入其主的容貌问题,让孙权对其言论更是不能接受,发誓永不用此人,将其拒之门外。之后庞统在应聘刘备集团的岗位时,“刘皇叔”也是先闻其名欣然相见,后见其貌大失所望,让空有一身抱负、一身“技能”的庞统只能终日以喝酒来混沌度日,尽管后来获取了求职的岗位,但终究还是经历了一番波折。
当然,也不是说长的不好、容貌不佳的人就一定处于企业竞争的弱势方,毕竟企业发展的目的是赢利,靠的还是人才,凭的还是能力。如果一个人空有一张出众的外表,而自身没有一定的真才实学,单靠外表吃饭的话,其结局也必将会沦为他人的“踏脚石。”
再举个例子,汉朝时期刘景帝的姬妾栗姬,因其美貌出众,率先获得发展机会,成为汉景帝最宠爱的妃子,并先后为其生下三子。但由于栗姬的“上位”凭借的是自身长相,兼之个人本性不佳,缺乏一定的个人能力,随着自身年纪渐长,也逐渐失宠于景帝,其子刘荣也受其牵连被废“太子”身份,栗姬最终忧郁而死,成为了竞争的“牺牲品。”
“一美一丑”两个例子,美得固然占尽先机,提前具备合适岗位,但因其靠的是容貌“上位”,之后也没有审时度势,加强学习,导致能力跟不上、后续乏力,难以驾驭本职岗位,把优势变成了劣势。而丑的尽管起点低、开局差,但因其靠的是“技术”吃饭,最终理所当然的实现了个人求职目标,拥有了理想岗位。
因此,笔者认为,容貌的好坏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竞争力,但却决定不了竞争力,毕竟在企业里打拼,靠的不单单是“外美,”还需要“内实。”只有将“外美”和“内实”有效的结合起来,才会形成更加持久、更加强大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