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工们的“小本本”
邓清平
工作日志本、安全隐患整改本、安全查岗记录本、安全会议记录本、学习记录本……在川煤集团广能公司李子垭煤矿,上至各级管理干部,下至普通职工,身上不一定总揣着“票子”,但必定有几个本子。可别小看这些名目繁多的小本子,正是有了他们,解决了不少安全生产中的大问题。
翻开通风科副科长许达的工作日志本,只见上面详细记录着现场隐患排查及整改落实情况 :“8月16日,发现的问题:25011中材料上山瓦斯重,由25032底板抽放巷瓦检员代检瓦斯不利于瓦斯管理;处理情况:已落实通风队每班在25011中材料上山设专职瓦检员检查瓦斯。处理人:廖由吉、许达。”
“每天的工作安排太多了,井下现场点多、面广、战线长,光凭脑子记不全,记在笔记本上,不忘事、不误事。”许达说,有了随身携带的小本本,才让他和同事们将繁琐而重要的一通三防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
这段时间,采煤一队队长杨小兵的神经时刻都紧绷着:“工作面接替,安完溜子安支架,并且在41度的斜坡上,现场得有专人看守安全,提醒职工套保险绳,注意顶板来压情况……”谈及当前的工作,他如数家珍。在调度台,杨小兵做完调度记录,接过职能部门下的隐患整改通知单,随即又掏出小本子认真记下。“要想办法马上把这些问题处理好。”说着,他便按照记录下的项目,一一拨通了相关人员的电话……
而对于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年近半百的瓦检员涂常林来说,小本本更是他的安全“护身符”。有一次,涂常林到25011回撤工作面检查探巷密闭情况。当他用仪器检测到上隅角的瓦斯浓度超过2%时,一边向领导汇报,一边和工友一道,用压风机对准瓦斯积聚处,5分钟便将积聚的瓦斯降到了安全浓度以下。
“幸好在参加培训时,认真做了笔记,才牢牢记住了这个办法。”谈及多次顺利处理现场隐患的经历,涂常林归功于他的小本子。“每天经过的头面、处理和未及时处理的隐患、存在的问题都要记在本子上或者用粉笔在现场作下记号。未及时处理的隐患和存在的问题要在出井后的第一时间汇报给领导,便于安全工作的开展。”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无论机关职能部门,还是基层职工,带着“小本本”下井备忘,已经成为一种约定成俗的习惯。
作者单位:川煤集团广能公司李子垭煤矿宣传科
地址:四川省广安华蓥市李子垭煤矿
邮编:638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