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管是农民工还是大学生,都必须先到一线岗位锻炼。如果不练技术,空有文凭,便会发生一些尴尬的故事。青岛港西联公司机械队长于守水对此深有感触。
2002年,他从青岛大学自动控制专业本科毕业,来到机械队从事设备维修。“开始心里犯嘀咕,自己一直想当技术管理人员,现在每天满身油污爬上爬下,没啥出息。”他的师傅姓谭,是中专毕业生。“师傅很啰嗦,老教育我们大学生虚心学习,别眼高手低;他干活很慢,就连最简单的修剪线头、包扎线路,也要检查好几遍。我有些不服气,觉得电路图纸一看就懂,没那么多讲究。”
有一次,一辆叉车大灯坏了,师傅让于守水去修。“我信心百倍地拿着万用表,按电路图量了好几遍,忙活半个多小时,愣是没找到故障点。”当时急等用车,对讲机里连声催促,他满头大汗地向师傅求助。
“师傅简单检查了一下,从配件里摸出一个保险(放心保)直接摁上,就修好了,前后不到两分钟。”最令于守水难堪的是,身边的叉车司机说:“还大学生呢,干了一个多月,连个灯都修不好。”
于守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几天后,在集团表彰大会上,他惊奇地发现,其貌不扬的中专生师傅,是当年青岛市技术比武的电工状元。
后面的故事很好猜—于守水体会到“行行出状元”的真意,丢掉大学生的骄傲与虚荣,埋头苦学,终日与油污和汗水为伴,书生气迅速褪去,很快便独当一面,成长为公司最年轻的基层队队长。
来源:新民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