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66|回复: 1

细数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恐怖大片(下)

发表于 2013-8-21 10:13: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驱魔人》
驱魔人.jpg
  一部1973年的美国恐怖片,改编自1971年威廉·彼得·布雷迪的同名小说。故事描述一个被恶灵附身的小女孩,她的母亲试过各种途径来治疗小女孩,但都无效,最后只好请牧师来为小女孩进行驱魔仪式。
  真实事件还原:
  驱魔人一直被传是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根据记载,1949年1月,一位年轻的女士多罗希在卧室中离奇死亡,死状恐怖当时谁也没想到,她的侄子,14岁的约翰会成为这个悲剧的延续者不久后诡异事件不断发生,约翰经常做出令人无法想象的自残行为,当父母让他平静下来的时候,他自称自己是多罗希。
  一个月后约翰的身上开始出现奇怪的符号和并呻吟出无法辨识的语言,一位天主教的神父试图用十字架和圣水驱走魔灵,没想到情况变得更糟,他的牙齿开始脱落,五官开始扭曲,全身浮肿,经过很长时间的实验,最后大教主研究了驱魔的古书之后终于驱走了魔。

《惨死/鬼4忌》
蚕丝.jpg
  《惨死》四段小故事分别取材自泰国真实新闻事件。俗曰:“一样生,百样死”,因老而寿终正寝者,称为顺终,否则即为非顺终称为凶死。凡凶死於外者,入棺之际皆须至出事地“引魂”,同时请僧道至出事地点诵经超渡亡魂。《惨死》意思则是因不测而身亡,属非正常死亡,如车祸致死,被害致死。一样平常来说,因不测而死亡的鬼因死有不甘,心怀怨念,灵魂不得转世超生,所以酿成最恐怖也最凶残的 “厉鬼”。

《十二宫杀手》
十二宫.jpg
  《七宗罪》导演大卫·芬奇的又一惊悚悬疑力作,刻画了美国犯罪史上一个令人毛骨悚然、极其嚣张的连环杀手。《电影符号》给予评论:大卫·芬奇完美地描述出来一场让人惊恐的心理战,对手则是美国历史上最聪明、最难以捉摸的系列杀人犯。
  真实事件还原:
  1969年8月1日,一封字体粗糙的手写信随着一大堆邮件抵达了《旧金山新闻报》的编辑部,它的到来代表着一种恶兆,在编辑中间掀起了轩然大波:“亲爱的编辑,这是一场谋杀……”里面历数了从1968年12月20日开始的几起谋杀案--那一天大卫·法拉蒂和贝蒂·卢·延森被射杀,然后是1969年7月4日达琳·弗瑞受到了致命的枪击以及迈克·麦格的谋杀未遂。写信的人并不知道这些受害者叫什么,然而他却准确地说出一些非常详细清晰、只有警察才知道的细节内容。
  从此以后,他不断寄信到编辑部,并宣称每一张信纸上都有一个密码,它们一旦被一一破解,他的真实身份就会被揭穿。这些信就像是一个又一个死亡宣言,每一封背后都有一起或多起谋杀,他成了继“开膛手杰克”之后,又一个以玩弄警察为乐的系列杀人犯。警方确认有8起凶杀案跟他有关,但具体的数字却一直是个谜,惟一确定的是,这个数字还包括活着的人。

《死亡实验》
死亡实验.jpg
  《死亡实验》最先由德国抢先拍摄,并获得了不错的评价,随后好莱坞也拍摄了《死亡实验》。影片的情节没有变化,但看待角度发生了些变化。德国版的更注重于表现人性在这种特定情况下的曲扭,而美国版则偏向于回归理智。
  真实事件还原: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以1971年美国心理学家金巴多教授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为基矗科学家找来一群普通善良百姓,随机分成两组,由几个人扮演"狱卒"来管理别人扮演的"囚犯",来模拟一周的监狱生活。开始时大家嘻嘻哈哈,后来狱卒开始使用权力维持秩序,随后发展到滥用权力、私刑、发泄个人情绪。“囚徒们”对“狱警们”展开了报复,整个监狱陷入失控状态,直到代表实验结束的红灯与警报声出现……

《暗物质》
暗物质.jpg
  刘烨搭档奥斯卡影后梅里尔·斯特里普于2007年拍摄的《暗物质》反映了人们如何正确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的问题,也触及到中美文化之间差异和缺乏相互理解的现实。影片在2007年日舞电影节上大受好评,获得斯隆奖及两万美元奖金。
  真实事件还原:
  影片根据1991年的“卢刚事件”19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在校园中射杀数人的枪击事件。1991年11月1日下午三点半左右,卢刚进入了正在进行专题研讨会的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系大楼三楼的309室,在旁听约五分钟后,他突然拔出左轮手枪开枪射击,他首先击中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47岁的戈尔兹教授,并在戈尔兹教授倒下之后,又在教授脑后补了一枪;虽然枪击多人,但卢刚并未开枪滥杀,在向学生秘书茜尔森开了一枪后,卢刚饮弹自荆造成了,五死一伤的结果。

《大象》
大象.jpg
  这部应是一部完全由中学生还原真实场景的作品,影片聚焦校园暴力,风格上继承范·桑特的前作《盖瑞》。制作上比之还要低调,没有马特·达蒙这样的大明星,拍摄时也没有剧本,只使用一台摄影机。
  真实事件还原:
  1999年4月20日,哥仑拜恩中学的两名学生,Eric和Dylan对同学大开杀界,枪杀1名老师和12名学生,伤24人,最后二人饮弹自荆在事发前6个月的一篇日记中,Eric写到,“最后一旦屠杀开始,一定要铭记在心,这所学校里最多只有大概100人可以幸免,剩下的全得去死。”而Dylan则制作出一个非常详细的时间表,时间精确到分钟,他写到:“早晨6点整行动之前开会,10点半整理装备,11点 12分一切准备就绪,11点16分,哈哈哈”(杀人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在他们眼里)。
  二人在日记中还想到,屠杀完毕如果能够活着出来,就逃到国外,去一个不会引渡他们的国家(今天看来,八成得去北朝鲜);如果没有办法逃出国,他们就打算劫持一驾飞机飞到纽约,然后坠毁到那里。当然,最后这两个计划都没有能够实施,Eric和Dylan一共杀伤37人后,在学校的图书馆里自杀身亡,警方SWAT小组于当天下午3点多找到两位枪手的尸体,并且发现他们事先在学校建筑物内外,多处放置了爆炸装置。

《房客》
房客.jpg
  实际上,根据开膛手杰克改编的影片数不胜数,《房客》算是其中一部比较有特点的。它以另一个杀手的身份来象征已经销声匿迹的开膛手杰克,并且将最后的罪恶有归结到一个女性的身上,令杀手真实身份难以被琢磨透彻。最后,神秘的房客消失在众人视线中,又出现在其他的某个地方。
  真实事件还原:
  1888年8月7日到11月9日间,于伦敦东区的白教堂(Whitechapel)一带以残忍手法连续杀害至少五名妓女的凶手代称。犯案期间,凶手多次写信至相关单位挑衅,却始终未落入法网。其大胆的犯案手法,又经媒体一再渲染而引起当时英国社会的恐慌。至今他依然是欧美文化中最恶名昭彰的杀手之一。虽然犯案期间距今已达百年之久,研究该案的书籍与相关研究也日渐增多。但因缺乏证据,凶手是谁却是各说其词、毫无交集,因而使案情更加扑朔迷离。可是开膛手杰克的身影却透过媒体、摇滚乐、玩具等物品不断出现在今日的大众文化之中。

《狼溪》
郎溪.jpg
  《狼溪》被称为澳洲版的《德州电锯杀人狂》,本片是根据1989到1992年间在澳大利亚休姆高速公路沿途发生的“背包族凶杀案”改编,真实背景加上高清摄影的独特质感,使本片在调动观众情绪方面独具特色,充满经典的惊悚元素和公路电影的感觉。
  真实事件还原:
  1992年9月19日肯恩在距离悉尼北方两小时车程的比兰加洛国家公园里,发现了一个土墩,大约7英尺长2英尺高。靠近后,他们发现了树叶堆、人骨、一片头发、黑色圆领汗衫和一只鞋的脚后跟。悉尼侦探办公室正在调查一些徒步旅行(又称“背包旅行”)者在南方失踪的案子。然而,在场人员中谁都没有料到,被发现的尸体将会导致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大的谋杀案调查;他们也不会知道,痛苦和受难的范围,竟会扩大到世界的不同地方。
  搜寻次日,两个治安官发现了第二具尸体。9月20日,警方确认,那两具尸体是英国徒步旅行者凯若琳和琼安的。这是一起极其残酷的暴力谋杀,琼安的心、肺被刺如此之深,以致她的背骨都被切割到了;凯若琳也被刺得很深,伤口穿透了胸部与背部骨头,头盖骨上还有10个子弹洞。警方注意到,琼安两只手上仍有珠宝首饰。
  一个名叫布鲁斯的固执男人对那个地区的凶杀案报道感兴趣,他在这周围游荡。不久,在离汽车大约150英尺处,布鲁斯发现了大的骨头,看起来像人类的。他步行穿过杂草丛,又发现了一个很小的人类的头盖骨,它可能是一个孩子或一位女性的。布鲁斯立即报警。侦探们开始了新的寻找。很快,人们在林区进一步发现了一具尸体骨骼。后经法医牙齿鉴定确定,它们是属于两年前失踪的德国徒步旅行者黛博拉与丈夫埃弗里斯特的。澳警方立即成立了以警官林奇为首的“背包杀手特别工作小组”,对比兰加洛及附近森林区进行搜查。
  唯一的生还者是南斯拉夫籍英国人保罗。1990年1月25日,他早早等在公路边希望能搭上车,一个肌肉发达的男人接近了他,那个男人自称名叫“比尔”。开车1小时后,在比兰加洛附近,“比尔”的态度开始改变,他的语言变得富有攻击性,大骂英国移民。罗注意到“比尔”奇怪地改变了他的速度,突然,“比尔”在驾驶员的座位下抽出了尖刀、粗绳与一把大的黑色连发左轮手枪,直指保罗。
  保罗吓坏了,情急之下,他跳了车。恰巧一辆货车经过,保罗尖叫着求援,女驾驶员奥妮刹车让他上车,并驱车以最快的速度驶达附近的警局。最后,警方发现了保罗所说的那辆车,并且找到车主伊凡·米拉特。1971年,伊凡曾让两个徒步旅行的女孩搭车,而这两个女孩证明他以尖刀与粗绳作武器威胁并掠夺她们。可惜的是,由于缺乏证据,伊凡稍后被开释了。但是,伊凡还是于1995年接受审判,并被认为“公路背包凶杀案”的凶手。

《女魔头》
女魔头.jpg
  《女魔头》这部影片摆脱了一直以来大众媒体对沃诺斯作为一个不知悔改的妖怪的形容,而是力图在病态和情感之间寻找平衡。它仿佛是一部向六、七十年代那些伟大的打破偶像式的美国电影致敬的影片。理查兹·塞隆也由此捧得了奥斯卡小金人。
  真实事件还原:
  本片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案件,公路妓女谋杀案在90年代初曾在美国轰动一时。艾琳从小生活在祖父母家里,她的父亲是一个和她未曾谋面的强奸犯,后来自杀于堪萨斯州的监狱。艾琳从小就经受祖父的性虐待,14岁生下一个男孩并从此离开学校、离家出走。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艾琳·沃诺斯一共杀死了六个男人(其中还包括一个警察)。她被媒体耸人听闻地称为“美国第一个连环女杀手”,而整个案件的审判经历了长达十年时间。艾琳·沃诺斯对自己杀人的罪行供认不讳,但她一直申辩说自己只不过是为了自卫,为了反抗在提供性服务时遇到的暴力侵害才动手杀人的。2002年10月9日,艾琳·沃诺斯的死刑在佛罗里达被执行。

《换子疑云》
换子.jpg
  2008影片《换子疑云》由安吉丽娜·朱莉, 加特林·格里菲斯, 约翰·马尔科维奇主演,影片根据1928年的一起失踪儿童谋杀案改变,朱莉在片中成功塑造了一位受尽警方欺骗、敷衍与不公正对待的母亲。
  真实事件还原:
  1928年3月10日, 9岁的沃尔特.柯林斯在洛杉矶失踪。 洛杉矶警察局受到负面的宣传和面临公众压力。5个月,一个在伊利诺伊州的男孩自称是沃尔特。在通信和交换照片以后, 沃尔特的母亲克里斯蒂娜.柯林斯支付了男孩到洛杉矶的费用。洛杉矶警察局买通了新闻代理, 希望否定洛杉矶警察局的负面宣传。
  当克里斯蒂娜看到这个男孩时, 她称这名男孩不是瓦尔特。三个星期后,克里斯蒂娜.柯林斯坚持说这名男孩不是瓦尔特。有牙医的牙齿记录证明这名男孩不是瓦尔特, 克里斯蒂娜还是被送进了洛杉矶医院的精神科病房,在柯林斯的监禁期间, 这名男孩承认他是12岁的亚瑟.赫钦斯。而克里斯蒂娜的儿子很可能在当年的“养鸡农场谋杀案”中丧亡。
中新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8 10:11:06 | 查看全部
够吓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