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8-22 16:56:39
|
查看全部
企业的账本
日子难熬的不止这一家。距离福永镇不远的松岗镇,一家做PCB代加工工厂的制造部经理感叹,5-7月本来就是行业淡季,现在又两头受气,一头是原材料采购价还在往上涨,一头是代加工的港台企业压价,工厂虽然只有六七十号人,但也快撑不下去了。
福永镇一家生产手机周边产品的老板周明(化名)告诉记者,有些劳动密集型高的企业人力成本已经占到60%了,加上原材料成本,工厂的利润所剩无几,每给工人增加一分薪水,都在刺痛老板的神经。
周明的工厂人力成本占总支出虽仅有15%,但已比去年高了不少。
他们今年的订单量还算稳定,200名工人每月加班时间仍有100个小时,今年底薪上调了100元,加班费每小时上涨了2元,每人每月一共能多拿300元。但对于周明而言,每月人工支出多了6万元。这削减了周明不高的利润点数。工厂占地3000平方米,每平方米月租金19元,加上水电费每月开销11万,占总成本的7%。而原材料成本占比则高达70%以上,利润空间只剩不到8%。
2008年,周明的工厂刚开办时,每名工人的月薪在1800元左右,现在则达到3000元,5年间上涨的幅度近70%。若以200人来计算的话,现在一年要多支付近300万元。
周明的一个朋友6月份已经搬到东莞了。除了内地企业,大量港台企业也在迅速搬离。根据广东省要求,2012年底对“三来一补”企业完成转型,企业不再享受税收政策优惠。由于政策优惠的丧失,今年部分港台企业面临倒闭或搬迁,工人薪水或被拖欠,或被大幅压缩,劳资纠纷不断。
周明认为,管理成本高于内地企业,也是港台企业撑不下去的一个原因。“管理层多来自于港台,工资是内地员工的1.5~2倍。管理人员数量也远多于内地企业。”
深圳市电子行业协会的一位权威人士解释道,港台企业公司制度比较健全,管理人员配备多,分别负责不同的项目,不像内地企业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财务采购一肩挑,很多甚至是夫妻档,分工不明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