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8-23 16:01:14
|
查看全部
专家观点
楼市又到一高峰期,实体经济资本入楼市很正常
叶檀 著名财经评论员
实体经济资本进入楼市,是正常现象,因为楼市又进入到一个高峰期。现在普遍对未来还是看好的。有的地方的确存在泡沫,但不少地方的楼价还在涨。和制造业比利润,无疑房地产行业更加有优势。实际上,实体经济虚拟化的情况很严重,扶持制造业没有响应的手段。但还是建议分散投资,同时实体经济难做,主要是传统的制造业难做,如何实现制造业智能化创业等等,都是可以思考的路径。
传统制造业面临很大困境
金心异 深圳市政协委员
实体资金进入楼市本来很正常,资金就是资金,哪里有利益去哪里,这是市场行为。但问题在于制造业环境越来越恶劣,劳动力、土地、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传统制造业的确面临很大的困境。
今年制造业艰难是因多年叠加效应,需政府引导扶持
林平凡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所所长
今年制造业很艰难,并非突发性原因,而是这些年大环境以及成本不断提升导致的叠加效应,但考虑到制造业在广东的经济地位是不会改变的,因此,眼下相当于制造业优胜劣汰的一个过程,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特别是一些代工企业,以前只懂得埋头苦干,以后还要抬头看路,参与市场竞争才能生存。而实体资金大量入楼市,显然不利于制造业自身的升级转型,这也需要政府方面给予多一些的引导与扶持。
房地产也是只“烂苹果”
肖小平 中联地产二手房研究院总经理
实体经济资本流入楼市,但现在的房地产投资未必是好的选择,可能也是一些投资者不懂别的东西。总体来说,现在楼市价格、门槛、税费都比较高,成本已经上升,未来上涨空间有限。短期内投资收益很难有大的回报。而说长期升值,可能也全凭一股信心。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对于投资,没有太多选择。在投资渠道的篮子中,股票、黄金等等都是烂苹果,可能房地产只是其中烂得不是那么厉害的一只。而对于长远的楼市,我个人的看法,我国的抚养比已经在2013年达到一个顶峰,随着人口红利的缩小,房地产也会受影响。根据日本的经验,在抚养比达到顶峰后的第四年出现房地产泡沫。因此,我估计2017-2018年,房地产市场可能会产生一个波动。
对话
从工厂主到职业炒房客:
“很多人都听我的开始投资房地产了”
南方都市报:你20年前就开厂,现在是房地产圈知名投资客,何时开始转变的?
何途:我是在2003-2004年的时候,因为孩子的上学问题,在深圳买了一套学位房,后来对房地产市场熟悉后,开始专职炒房。
南都:为什么会成为专职炒家?
何途:在工厂相对稳定后,公司经营模式架构都已经相对成熟,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去做。而且现在制造业的利润不断下降,我们现在的利润相比十年前已经下降了起码50%,而且成本还在逐年上升。我的工厂现在也完全是以规模制胜,否则靠利润率早饿死了。这样一比,显然投资买房好挣多了。
南都:这些年投资买房挣了多少?
何途:这个不好说,但肯定比当初如果继续投资制造业要赚钱多多了。当时我有些朋友同样赚了钱,继续投资制造业的,现在都还是那个样子。可能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选择一不同,后面就会大不一样。所以,他们其中有些人,现在都开始听我的,开始投资房地产。
南都:你看你自己的现象挺普遍吗?
何途:是的。跟我合作的很多鞋厂、供应商这几年都在不断地关门不断地换,其中就有不少人跟我一样关厂进楼市。比如另一朋友早年开厂赚了些钱,后来拿出一部分投资餐饮,一年就亏了100多万,股票也亏了好几十万元,当时房地产只是他的一小部分投资。现在他说:“回头一看,只有炒楼是赚的。”于是维持工厂现状,全部投资入楼市。
南都:不少人觉得现在楼市政策环境未明,楼市一枝独秀很难持续,你怎么看?
何途:宏观调控政策什么的,我全不看。但是我也有自己的投资理念,不是看到房子就动心。我现在只投资三类物业,一是能带来租金收益的,包括商铺、优质住宅,剩下的就是市中心的豪宅和小产权房。有租金收益,代表风险性减小,而市中心的豪宅稀缺了,人们有钱了,居住要求提高了,但市中心的豪宅数量就那么多,再贵也会有人买。而对于小产权房,我也是一栋栋买。刚需产品从来不在我的投资之列。(南方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