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面对今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许多大学生的就业并不理想,一些大学生当保安、环卫工、卖猪肉的屠夫等等,即“高学历低就业”了。曾经做过保安的上海交大硕士张鑫表示,这是一段让他无比后悔的经历,“除了抽烟喝酒骂人之外,一无所获”,他告诉大家“不要盲目低就业,否则会影响职业规划”。
这些资料让笔者想起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批女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做了售楼小姐,过了不到一个月,就有十多个受不了苦辞职不干了,剩下了五、六个人中,有一个特别善于动脑筋,还特别有耐心和善心,有一位老太太前前后后出定金,退定金七次,这位小姑娘都不烦,她说:“老人谨慎怕上当,越是这样我越要拿出自己的诚信来。”结果在第八次老太太终于买下了一套房子;还有一位老大爷穿得破破烂烂来看房,别人都觉得他不是“潜在客户”不理他,这位小姑娘却笑脸相迎,耐心介绍,结果,这位老人不光自己买了一套房,还带来了自己的同伴又买了一套。这位小姑娘试用期满后立刻被提升为领班。
所以,笔者并不认同资料中张鑫对低就业所持有的态度,相反,笔者认为,就业起点低无可厚非,只要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充分发挥自己所长,在角落里照样能书写传奇。
资料中提到的“卖猪肉的屠夫”,这让笔者想起了北大学子自主创业的那个故事,笔者觉得,高材生做屠夫并不丢人,相反,正因为他们曾接受过高等教育,才有可能用更好的方法去计算成本和收入,去让利益最大化,去设计更省时、省力的巧妙方法,让低层次的职业得到高层次的提升,然后渐渐普及给低学历的屠夫们,从而让这一职业得到整体优化,达到一直以来低学历者所不能突破的高度。
其实,同样的一件事情,高学历和低学历的人处理方法就是不一样。高学历的人,由于大脑得到过更高层次的“开发”,从技巧方面来说,肯定比低学历的人入手快,思考迅捷且方法巧妙。“开卷有益”、“学以致用”这几个词不是白来的,学了肯定就会有用处,只不过平时体现不出来罢了。比如说,同样是扫大街,低学历的人基本都是闷着头用力扫,而高学历的人就会思考:是先从边上往中间扫呢?还是从中间开始更有利呢?这个思考的过程,本身就是行业改革之前的“星星之火”。
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说法:洗碗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都是懒人发明的。看似说笑,其实不无道理。正因为不想机械地重复同样的动作,所以才开动脑筋触类旁通地去搞发明创造,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同样的道理,把一群高学历的人扔到低层次的职业里,肯定都不甘于现状,有的人就有可能提出行业的改进方案、或者哪天“灵光一闪”有了创新和发明。说这些,笔者并没有调侃的意思,而是觉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别太看重职业高低,而应多调整心态,历练自己的承受能力,沉下心来开动脑筋,挖掘行业潜力,用自己的能力想办法改变现状,“潜伏”在低职业的这个社会大课堂里做一个吸收知识的人。但是,如果安于现状,消沉、被动地消磨日子,那就会像蜗牛,这份低职业就成了你背上的房子,变成了一辈子的负累。要把这份低职业仅仅看成职业生涯的起点,“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中待时飞”,这才是高学历低就业者应有的姿态。(侯秀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