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正方】高学历不愿“低就业”是一种思想“顽疾”
知识可以用多少衡量,职业却不能以高低评价。高学历求职者看不起、干不好传统意义上的保安、环卫、卖猪肉等基础岗位工作,并将其界定为“低就业,”本身就是的一种思想“顽疾。”
面对今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许多大学生的就业并不理想,一些大学生当保安、环卫工、卖猪肉的屠夫等等,即“高学历低就业”了。曾经做过保安的上海交大硕士张鑫表示,这是一段让他无比后悔的经历,“除了抽烟喝酒骂人之外,一无所获”,他告诉大家“不要盲目低就业,否则会影响职业规划”。
就业难、用工荒是今年企业方和求职者面临的两大难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体两面”的现状,无非是两方面原因所致。一方面是企业面对高学历求职者提出的求职诉求,在没有证明其能力之前,很难给出他们满意答复;另一方面则是高学历求职者普遍眼高于顶,总认为企业给出的职位和待遇同自身的学历不成正比,宁愿不就业也不愿低就业。
拥有远大理想本身没有错,但超出现实范畴的理想就不是理想,而是幻想了。高学历求职者渴望高起步、高职位、高收入的心情和愿望可以理解,毕竟奋斗十几年,图的就是一功名和利禄。然而,企业终归是企业,它既不是慈善机构也不是学历鉴定中心,不可能因为你的一纸文凭而不加考虑的给你高职位,而且从以往的经验看,并不是所有高学历都具备着高能力,更多的还是“纸上谈兵。”
其实,企业让高学历求职者从职低岗位做起,更多的是对高学历求职者的一种培养、锻炼和考察。许多大学生不理解,认为这是企业不重视他们的一种表现。事实上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企业太重视他们,才会给他们逐步学习、充分实践和不断积累的这么一个过程,让他们用更多的机会和更佳的环境去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展示自身拥有的能力。
“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笔者单位每年都会接收一些大学生,其培养过程一般是先实习、后定干、再放基层。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培养、锻炼后,根据其能力大小给予合适的管理岗位。这样有利于让大学生掌握基层生产模式、实践所学理论知识、了解一线群众疾苦,从而在以后走向管理岗位上能够更加科学有效的决策,避免出现闭门造车、管理空谈等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任何事物都脱离不了由小到大、从低到高的自然发展规律,就业亦是如此,不管你的学历再高深,知识再渊博,如果不经过基层锻炼、不感受底层生活,将很难积累与理想职位相匹配的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即便成功“上位”,也将很难持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