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栏杆川的夏天
                                                    李鲁山
        陕甘边界陕西铜川一侧,在局外人眼里,这里理应以黄土高坡为主,终年缺水多风,尘沙四起。然而,不到这里的人,根本不会知道,在中国大西北,会有这样一个地方,不仅绝非荒蛮,而且群山滴翠、绿野漫漫,隐在这里的栏杆川,就是最有代表性的窗口。
                                                “慢”的夏天
         栏杆川藏在大山深处,四周山峦逶迤,山外有山,出山的公路竟是最近几年修通的。因为不便当的日月太久,栏杆川的节奏明显比别处慢了一拍,连川里的清凉河,也是一副幽幽的样子。河的两岸,几十户白墙红瓦的民居,自由散落在山坡上、树林边。树上各色鸟儿,唧唧啾啾,全然不是都市公园里鸟雀的急言嘈语。细心人惊叹道:来到栏杆川,光阴如何也变得悠长了呢?
       一切都在想象之外“慢”了下来,因为慢,人的心情回到了原点。确实,在流火的七月,从山外世界来到栏杆川,许多人的感觉清凉了,思维也“减速”了。更多时候,人的耳朵、鼻子、身体,都要调动起来,怀着一颗童心,在自由舒缓的节奏中,全身心去发现、去领略栏杆川的夏天。
        这里夏天到来的时间,也比别处要慢一些。平原的夏日,骄阳似火,如洗桑拿,而此时,栏杆川刚刚落英缤纷,正慢悠悠地关上春天的大门。到了夏至,枝头上的黄金桃,浓阴里的香水杏,凉棚上从西域引种的马奶子葡萄,一个一个镇定从容。屋里屋外的黄口小儿,虽免不了嘴馋,但大人们并没有着急去催熟果实,一切皆顺其自然,等待果实成熟的一天。
                                                “绿”的夏天
         夏天的栏杆川,铺天盖地是纯净的绿色,山坡上的核桃树,大多有六十年的树龄,高大的银灰树干,碧绿的长圆形叶片,阳光下,微风里,绿波荡漾,绿意蓬勃,那种崭新生命一样夺目的绿色哦,让人不舍,让人痴迷,在怡人心脾的树叶清香里,在浑然忘我的深度感动中,关于生命的色彩,关于生存的味道,在栏杆川的夏天里,似乎都找到了答案。
        栏杆川还是生物多样性的大本营,能叫上名字的树木有近百种。清晨,人们同太阳一起爬到山上,踏着白露,去欣赏辨认形态各异的野生植物,体验探索发现的种种乐趣。栏杆川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不少植物,明显带有热带雨林的特点,鲜翠欲滴,且叶片肥厚,体型硕大。山坡的背阴处,野生蝴蝶兰正在静静绽放,远处山头,更多叫不出名字的杂树,随风起舞。
         栏杆川的“绿”,还体现在绿色生态平衡的典范。这里保存了大山原始的环境,一直没有遭到人为破坏,终年水土保持极好,形成“山养林,林护山”的局面,各类生物和谐共处。走遍栏杆川,极少看到植物遭受病虫害的侵袭,栏杆川天然独特的“生物链条”,像一本教科书,为人们尊重自然,依靠自然,回归自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变”的夏天
        栏杆川夏天的各种变化中,位列第一的,是一天中的气温变化。夏天的中午,这里温度与川外没有二致,到了下午15点,气温在两个小时内,可下降13摄氏度以上。温度的高高低低,不仅让栏杆川有了大西北“清凉谷”、“真氧吧”的美誉。中午趁着热,川里的女子们梳洗一新,穿上各自喜爱的裙装,三五成群立在村头香楸树下,手握小折扇,在PK谁最美丽。
        在栏杆川住久了,人们会油然产生“世外桃源”的感觉,每天,简单的生活让人恢复了天然的“知觉”,那些功利之心,那些非分之念,不觉溜掉了大半,人经常处于“简单”状态,人很容易变得满足,对于自己的价值和梦,终归有了理性的定位,心情放松了,睡眠好了起来,整个人都变年轻了。
        这些年,川里人家,外出务工的人多了,各家一天天好起来,川里的光景,变得更是有滋有味。然而,不管怎么变,他们的饮食,总是每天两顿面食,除了都爱吃的饸饹面,各家还有炒面、拉面、凉皮子,每家的婆姨现做现吃,绝不吃剩面,吃的时候,都要照例泼上油辣子,吃完面,再喝一碗酸辣汤,酣畅淋漓地出一身大汗,个个心满意足,直叫“爽快得很嘛”……
        热闹的蝉声中,夏天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在正午的阳光下,遥望栏杆川四周郁郁葱葱的群山,凝视老乡灶间飘出的袅袅炊烟,唯觉天地厚爱,心中悠然,这个世界,这段情缘,终究是难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