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筷子少叨大锅里的菜(再次修改)
             河南       初卫平
     众所周知,创新工作室是基层班组创新的舞台,以前员工在工作中遇到创新难题时,可直接交给创新工作室进行技术攻关,可现在却大不一样了,在河南中原油田采油二厂管理一区特车班,班长龚贵庆却大胆改革以往的传统创新方式,照他的话说,咱筷子尽量少叨创新工作室这口大锅里的菜,班组不能将遇到的创新难题都交给创新工作室来完成。8月26日,当笔者再次碰到他时,他对前几天笔者采访他所持的意见依然一致,那就是——筷子少捞大锅里的菜。
    “现在创新工作室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就是班组不论遇到大小创新难题,不管自身有没有能力去完成,都一股脑地交给创新工作室去完成,其实,创新工作室都是研究有技术含量的创新成果,哪有闲工夫去研制那些小打小闹的难题啊,这种不良的倾向直接影响了员工创新的能力。”班长龚贵庆向笔者倒着满腹苦水。
    可这创新工作室就是员工创新的最好的渠道,研制创新成果,更是创新工作室的职责和义务,在班组生产任务紧张等不利因素下,班组遇到创新难题,均可以直接交给创新工作室去完成,这样岂不可以腾出手来,进而从事班组繁忙的工作吗?龚班长的话让笔者感到不可思议。
    其实,如果把创新工作室比喻成一口“大锅”的话,那员工在工作中不用通过创新工作室,独自利用自己的智慧解决生产难题的员工,则被称之为“小锅”,“大锅”和“小灶”分工不分家,协同作战,为创新工作室研制高技能含量的产品提供了基础。特车班鼓励员工动脑筋、想办法、打破创新常规,永葆创新劲头,本着能在工作中快速解决生产难题,为上产赢得宝贵时间为创新的目的,没有将创新的帽子戴的太大,对员工在工作中处理的各种难题及时给予资金奖励,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创新热情,这样一来,就可使创新工作室的“富矿”得到了深度开发,从而可以腾出更加充足的时间用来创新课题研究。这不,维修工姚东升在拆卸车辆轮毂螺丝时,由于使用工具用力过猛,使本来就锈迹斑斑的螺丝断进了轮毂里,他费了半天劲也没有取出断螺丝来,正当他准备找创新工作室研制拆卸工具时,却被班长龚贵庆硬生生地拦住了:“拆卸断螺丝应该不是难题啊,怎么还找创新工作室呢?你再想想办法去。”一句话说的姚东升脸红了。
     副班长任林深有感触地对笔者说:“现在我们把‘小锅’和‘大锅’实现‘联产承包’制,共同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创新难题,从而有效提高创新的力度,但前提是坚决不能把创新难题都推给创新工作室中。”
     副班长任林的话代表了大伙的心声,如果连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都送到创新工作室的话,那无形当中就给创新工作室增添了负担,再说员工本人可以研制的成果,难道都非要送到创新工作室吗?诚然,送到创新工作室的成果,大部分员工还能积极参与到创新工作室中共同研制,可是也有些员工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错误地认为只要是成果研制,交给创新工作室一切就ok了,自己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不管不问了,这种状态下造成的后果不是“忙的忙死,闲的闲死吗。”
     特车班在创新求变中不断摸索前进,敢于在创新中大胆打破传统陋习。为了避免这种不良现象的出现,特车班对此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规定任何一项需要研制的创新成果,必须采取个人申报,班组推荐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再对实用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成果,进入创新工作室进行研制。在创新成果研制过程中,员工本人必须无条件地和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共同研制,这种措施不仅加快了创新成果的研制力度,还为创新工作室研制含金量更高的成果提供了便利条件。
    还别说,特车班在班长龚贵庆的带动下,改变了以前的老做法、老传统,没有将成果“一窝蜂”地推给创新工作室,目前已经有3项小成果迎刃而解,全部用到了实际工作中去,其中他最近同杨真共同研制的《电缆走向标示法》不仅解决了误伤电缆的难题,还有效解决水表总程渗漏、特殊井烧皮带等多项实际问题,和2008年同期相比节省费用10多万元,受到了创新工作室负责人的一致称赞。
     有员工曾戏谑说,如果特产班“小锅”的菜是色香味俱全的话,那么创新工作室这口“大锅”里的菜,就是香甜可口的美味佳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