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59|回复: 6

抓点子、抓发布,班组创新工作才有生命力

发表于 2013-8-28 01:53: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创新工作重在“两头”并进抓的意义更重大
蒲德贵  张明英  图文

  连续4期来,“班组天地”结合全国班组“创新工作室”建设促进企业发展,培养班组人才开展了大讨论,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班组员工针对创新工作抓“两头”的抓“金点子”早发现,抓“成果发布”重在参与和推广,为班组走创新管理之路,助员工成才搭建起共赢的桥梁。
  “班组创新工作室抓好‘两头’建设,是班组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在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142个班组,2600多名员工中通过讨论后,大家围绕创新工作室“进车间、进班组、进员工”的“三进”建设活动,制定了班组创新工作抓好“两头”的具体办法,矿工会以“提合理化建议”为“龙头”抓班组“金点子”发现;矿科技科以“成果发布”为“龙尾”抓班组创新工作研发、发布、推广、管理做到善始善终,最终是实现班组创新工作从发现“金点子”源头到管理创新,技术革新过程有班组参与,再到“成果发布”和新技术、新经验推广中有员工助阵是很有必要的,将推动班组创新工作持续发展上台阶。
  “班组缺少了创新工作思路,等于缺少奋斗目标。”参与创新工作室——科技班的杨胜有自己的理解。他在长达3年多的班组创新工作中有自己的认同,“工会组织班组员工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抓的就是创新工作的‘龙头’,如果一个班组只是把创新工作提在嘴上说说,并非做在行动上,这样的创新工作等于是在作秀,不如不推广。”
  同在一个班组里参加创新工作的负责人隆念则认为,通过班组员工“提合理化”建议,把班组近期,或近一年需要搞的创新工作“金点子”,以“命题式”、“建议式”、“点子式”向上以及组织报告,制定实施目标,并非头脑风暴的发热,而是为具体工作做了详尽的要求,这一是培养管理人才、技术创新人才。
  全国各地许多班组员工针对“班组天地”提出的“创新工作室”该如何建有了方法,该如何参与有了行动,该矿班组员工在创新工作中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则认为,创新工作在班组中落地生根开花,是员工共享新技术、共学创新管理的最好载体。
  3年来,瓦斯抽放维修班10多名维修工通过“提合理化建议”,对瓦斯抽放钻机“水气渣”分离器、车载一体钻机、自移式微型钻机进行技术研发并获成功;采机维修班20多名维修工向设备制造商提出采煤机增设“双电机”功能改进,得到制造商认可,并获得相应的知识产权认可;掘进班维修工与钻机生产企业一同对“宽机身”改“窄机身”技术研发,通过环境适应性研究为制造商提供科学制造设备的依据,并在重庆能源集团37对矿井班组中推广。曾经参与瓦斯抽放钻机技术革新项目研究的的杜贤义说:“创新工作在班组中走俏,满足了员工在获取新技术中的需求,更让我们明白了班组发展必须有核心技术,员工成长必须不断掌握新技术才有立足之地,才有自我发展之地。”
  负责掘进机“宽机身”改“窄机身”技术革新的张鹏伟说:“班组员工是高科技装备应用者、实践者,也是装备技术革新的研发者、推进者。”同时,他还表明了个人观点,“建立班组员工创新成果报告、研发管理机制,抓好‘两头’其意义更远大,对培养班组创新人才,解决装备存在技术缺陷不安全问题都有好处,这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总之,一个企业重视了班组“创新工作室”建设,每一名员工都参与到创新工作中大显身手,其意义非同小可,从抓好“金点子”发现为创新源头,从抓好“成果发布”善始善终有发布、推广管理,通过班组员工有的放矢地参与到创新工作全过程中去研究工作问题,解决安全难题,展示的是咱们中国工人有技术,搞创新,懂管理的新形象。
蒲德贵20130827-1:过去员工单打独斗的维修工,如今,大家在一起多了创新工作合作精神。.JPG
蒲德贵20130827-1:过去员工单打独斗的维修工,如今,大家在一起多了创新工作合作精神。【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8 06:02:09 | 查看全部
学习蒲老师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8 09:46:03 | 查看全部
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创新工作开展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8 14:23:5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8 16:52:46 | 查看全部
好文章,好图片,太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8 20:08:3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01:42:53 | 查看全部
修改标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